方劑組成解釋
長肉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長肉散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創傷不愈、膿腫等病症,而黃連能有效清除感染源,抑制細菌滋生,促進傷口癒合,避免感染加重。
- 收斂生肌: 黃連除了清熱解毒外,還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潰瘍、糜爛,黃連能收斂創面,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修復。
因此,長肉散中加入黃連,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收斂生肌,起到雙重功效,有利於治療外傷感染等病症。
長肉散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其消食化積、驅蟲降逆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導滯、驅蟲殺蟲、降逆止嘔等作用。方中加入檳榔,可以幫助消解積滯,促進食物消化吸收,進而促進長肉。此外,檳榔還能驅除腸道寄生蟲,減少營養損失,也有助於增重。同時,檳榔的降逆止嘔功效,可緩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嘔吐等症狀,為長肉創造良好條件。
長肉散方中加入木香,主要是考慮其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長肉散治療的是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肌肉萎縮、疼痛等症狀,而木香的行氣止痛作用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改善肌肉營養供應。
2. 健脾消食:木香還能健脾消食,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才能為肌肉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
長肉散方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基於其收斂生肌的藥性。
密陀僧,性涼,味甘,入肺、脾經。其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潰瘍久不癒合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在長肉散方中,密陀僧與其他藥材配合,發揮其收斂生肌的效用,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長肉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長肉散主治「從高墜損有瘡口者」,明確針對因高處墜落等外傷導致皮膚破損、形成開放性瘡口的狀況。其功效聚焦於「止痛、乾瘡、長肉」,顯示此方主要作用為:
- 止痛:緩解外傷瘡口引起的局部疼痛。
- 乾瘡:收斂瘡口滲液,避免濕爛腐潰。
- 長肉:促進傷口癒合與新肌生長。
此方適用於外傷初期,瘡口未癒合且可能有輕度感染的階段,兼具抗菌、斂瘡、生肌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五藥配伍,體現「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斂瘡生肌」的治療思路:
黃連(君藥)
- 性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針對瘡口可能存在的熱毒(紅腫、化膿),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外傷感染菌。
檳榔、木香(臣藥)
- 檳榔:行氣破滯,兼能殺蟲(古法認為外傷可能夾雜蟲毒)。
- 木香:辛溫行氣,止痛消腫,助局部氣血流通。
- 二藥協同化解「氣滯血瘀」,改善傷口周邊腫脹,防止氣血壅滯妨礙癒合。
麒麟血(即血竭,佐藥)
- 活血散瘀,止血生肌。
- 既能止血防瘡口出血過多,又可祛瘀生新,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密陀僧(使藥)
- 氧化鉛礦物,性收斂,燥濕殺蟲。
- 外用可減少瘡口分泌物,保持乾燥,並抑菌防腐,為「乾瘡」關鍵藥物。
全方作用機理推論
- 抗菌消炎:黃連、密陀僧抑制細菌,減少感染風險。
- 改善局部微循環:檳榔、木香行氣,血竭活血,使氣血通暢,營養傷口。
- 促進組織修復:血竭生肌,密陀僧收斂,共同加速瘡口癒合。
- 標本兼治:既清熱解毒治標(防感染),又行氣活血、生肌長肉治本(促癒合)。
此方結構簡潔,針對外傷瘡口的核心病機「毒、瘀、滯」精準用藥,反映古代外傷用藥「清、行、斂」的配伍智慧。
傳統服藥法
黃連1兩(去須),檳榔1兩,木香1兩,麒麟血半兩,密陀僧1兩(細研)。
止痛,乾瘡,長肉。
上為細散。於瘡口上薄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收斂止血之功,陰虛血虧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長肉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七。 組成:黃連1兩(去須),檳榔1兩,木香1兩,麒麟血半兩,密陀僧1兩(細研)。 主治:止痛,乾瘡,長肉。主治:從高墜損有瘡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