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背指散

QIN WANG BEI ZH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養老奉親》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大腸經 25%
心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脾經 12%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秦王背指散,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要功效,其中黃連的加入是為了其苦寒之性,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痛的功能。秦王背指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黃連在此方中,可清熱解毒,抑制熱毒蔓延,並能消腫止痛,減輕患者的痛苦,達到治療效果。

秦王背指散中加入檳榔,主要有兩項原因:

  1. 消積化滯:檳榔性溫,味辛,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積、化濕滯之效。秦王背指散主治背部、肩胛、指間疼痛,多因濕熱阻滯經絡所致,而檳榔可助於消解濕熱積滯,使經絡通暢,疼痛得以緩解。
  2. 行氣止痛:檳榔入藥,亦具有行氣止痛之效,可疏通氣血,緩解疼痛。秦王背指散中加入檳榔,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加強行氣止痛之功,進一步達到治療背部疼痛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秦王背指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養老奉親書》與《壽親養老書》兩書的記載,中藥方劑「秦王背指散」的主要功用在於治療「一切傷損血出,消腫毒」。其組成簡單,僅由黃連與檳榔兩味藥物等分組成。

治療原理分析:

  •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在傷損出血的情況下,局部常伴隨熱象或炎症反應,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不適。其苦寒之性,亦能使熱邪下降,達到清熱消腫的目的。
  • 檳榔: 檳榔味苦辛,性溫,具有殺蟲消積、行氣止痛的作用。傷損常伴有氣血阻滯,導致腫脹疼痛,檳榔的行氣作用可疏通氣機,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同時,其消積功效亦有助於消除局部瘀積,加速消腫。

綜合作用機理:

「秦王背指散」的治療原理是通過黃連的清熱解毒與檳榔的行氣止痛作用,相互配合,共同發揮功效。當身體遭受外傷,導致出血、腫脹、疼痛等症狀時,黃連能清除局部熱邪,抑制炎症反應,而檳榔則能疏通氣血,消除瘀滯,二者相輔相成,達到止血、消腫、止痛的目的。

使用方法分析:

古籍記載「上為末。傷撲,幹貼。消腫,冷水調,雞翎掃,妙。」說明此方劑主要以外用為主。針對傷損出血,可將藥末直接乾敷於患處。若需消腫,則可將藥末以冷水調和,再用雞翎輕掃於患部。此種外用方式,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更快速發揮其治療效果。

總結:

「秦王背指散」以其簡潔的配伍,針對外傷引起的出血、腫脹、疼痛等症狀,透過清熱解毒、行氣止痛的機制,達到治療目的。古籍中也提到「妙」字,可見其療效之顯著。此方劑以外用為主,便於操作,更可使藥效直達病所,加速病癒。

傳統服藥法


宣連、檳榔各等分。
消腫毒。
上為末。
傷撲,乾貼;消腫,冷水調,雞翎掃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本品含檳榔,有致癌性,不宜長期服用。 本品含黃連,有小毒,不宜過量服用。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 服藥期間,如有不適,請及時停藥並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秦王背指散, 出處:《養老奉親》。 組成:宣連、檳榔各等分。 主治:消腫毒。主治:一切傷損,血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