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膽丸

雞膽丸

JI D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續名家方選》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大腸經 18%
心經 12%
肝經 12%
脾經 12%
膽經 6%
心包經 6%
小腸經 6%
三焦經 6%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雞膽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燥濕之功效。雞膽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而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2. 抑菌消炎: 黃連含有小檗鹼等有效成分,具有抑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加速傷口癒合,進一步控制炎症反應,促進病症的康復。

雞膽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解毒: 雞膽丸主治熱毒壅盛,肝膽濕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症。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便瀉下的功效,可清泄肝膽之熱,使邪熱得以排出,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2. 消腫止痛: 雞膽丸中加入大黃,還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炎症的消退,減輕眼部腫脹和疼痛。

雞膽丸中添加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作用: 檳榔性溫,味辛,具有驅蟲、殺蟲之效,能驅除腸道寄生蟲,與雞膽的苦寒之性相輔相成,共奏驅蟲之功。
  2. 消積化滯: 檳榔亦有消積化滯之功,能幫助消化,排除腸胃積滯,配合雞膽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治療因蟲積、食積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雞膽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腹中有蟲,異食成癖之證,表現為喜食非食用之物(如土器、壁土、馬糞等)。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異食行為多因腸道寄生蟲擾亂氣機,或濕熱積滯內生,導致脾胃功能異常,進而引發異常食欲。方中特別強調「腹中有蟲」,反映古代對寄生蟲與消化系統關聯的觀察,其治療核心在於殺蟲、清熱、攻積,以恢復脾胃運化。


組成藥物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雞膽

  • 性味功效:苦寒,主清熱解毒、殺蟲。
  • 方劑作用:古代認為動物膽汁(如雞膽、蛇膽)具殺蟲之效,尤其針對腸道寄生蟲。其苦寒之性可清泄腸道濕熱,濕熱除則蟲無所附。

2. 黃連

  • 性味功效: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方劑作用:直折腸道濕熱,濕熱為蟲症常見病理基礎;黃連亦有抑菌作用,或間接影響寄生蟲生存環境。

3. 大黃

  • 性味功效:苦寒,瀉下攻積、清熱解毒。
  • 方劑作用:通瀉腸腑積滯,使蟲體隨糞便排出(「通因通用」);其瀉下力助黃連、雞膽清泄濕熱,截斷生蟲之源。

4. 檳榔

  • 性味功效:辛苦溫,殺蟲消積、行氣利水。
  • 方劑作用:為傳統殺蟲要藥,尤其針對絛蟲、蛔蟲;其行氣功效助大黃通腑,促進蟲體排出。

配伍邏輯

  • 殺蟲協同:雞膽(動物藥殺蟲)+檳榔(植物藥殺蟲),雙重驅蟲。
  • 清熱攻積:黃連清濕熱、大黃瀉積滯,消除蟲患內環境。
  • 標本兼治:殺蟲治標(檳榔、雞膽)+清熱通腑治本(黃連、大黃),阻斷蟲症復發。

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苦寒攻下殺蟲行氣結合,針對「蟲積濕熱」病機:

  1. 直接作用:藥物成分可能破壞蟲體或麻痺其活動(如檳榔鹼)。
  2. 間接作用:清熱瀉下改變腸道環境(pH值、微生物群),使蟲類難以寄生。
  3. 調節脾胃:異食癖反映脾胃功能失調,苦寒降濁可恢復運化,消除異常食欲。

總結

雞膽丸以「殺蟲為主,清瀉為輔」,體現古代對蟲症與濕熱關聯的樸素認知。其組方簡潔,攻邪力專,符合小兒「易虛易實」體質,針對性強而劑量輕緩(每服僅5分),為傳統驅蟲異食治療之典型思路。

傳統服藥法


雞膽、黃連、大黃、檳榔各等分。
上為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分,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雞膽丸, 出處:《續名家方選》。 組成:雞膽、黃連、大黃、檳榔各等分。 主治:小兒腹中有蟲,喜食土器壁土,或馬糞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