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肚丸

LIAN DU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連肚丸中包含黃連,主要是由於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1. 清熱燥濕: 黃連苦寒,善於清瀉胃腸積熱,對於因濕熱蘊結導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2. 瀉火解毒: 黃連能清瀉心火,對於心火亢盛導致的心煩、口渴、失眠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此外,黃連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治療一些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腸道疾病。

因此,黃連在連肚丸中起著重要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腸胃不適和炎症。

主治功效


連肚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連肚丸主要用於治療疳證,特別是由於體內寄生蟲引起的疳證

主治症狀:

  • 遍體生瘡不歇:全身長滿瘡,並且反覆發作,無法痊癒。
  • 蟲內耗精髓,外蝕皮膚:體內寄生蟲消耗精氣和骨髓,體外寄生蟲侵蝕皮膚。

治療原理:

連肚丸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主要成分黃連的功效來分析:

  1. 殺蟲驅蟲: 黃連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體內多種細菌,包括寄生蟲,能夠抑制蟲的活動力,進而達到驅蟲效果。

  2. 清熱燥濕,解毒消腫: 疳證多伴隨濕熱內蘊的症狀,黃連的清熱燥濕功效,有助於消除體內的濕熱環境,而黃連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消炎,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從而改善體表生瘡的症狀。

  3. 調理脾胃,健運脾陽: 脾胃虛弱是疳證發生的重要因素,體內寄生蟲會消耗人體的氣血,造成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而黃連的清熱燥濕效果,可以治療腸胃道炎症與感染,並且改善腹瀉、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進而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

古文輔助治療方案:

古文中除了連肚丸外,還提到了其他幾種輔助治療方案:

  • 川芎、生地、茯苓、茯神: 調血清心,可能有助於改善因疳證引起的心神不寧等症狀。
  • 蘆薈丸、肥兒丸、生犀散: 這些方劑也常用於治療小兒疳證,具有清熱解毒、消積殺蟲等功效。
  • 外用療法: 大腹皮、苦參、白芨煎湯洗浴,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訶子燒灰,入麝香、輕粉外敷,可能有助於瘡口的收斂和癒合。

總結:

連肚丸以黃連為主要成分,通過其殺蟲驅蟲、清熱燥濕、解毒消腫等功效,達到治療因蟲引起的疳證,並改善其引起的遍體生瘡等症狀。古文的記載中並未說明連肚丸有補益氣血的功能,所以無法證明其有提高免疫力、美容養顏的效果,但古文內容的確有說明連肚丸是可以改善體質的。同時,古文也提供了其他內服外用的輔助治療方案,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綜合治療的特色。

傳統服藥法


黃連7兩。
水濕透,納雄豬肚內,用線緊縫,飯上蒸十分爛,取出,和少蒸飯搗和為丸,如小豆大。
每服20-30丸,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營養不良

相同名稱方劑


連肚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六。 組成:黃連7兩。 主治:小兒因蟲內耗精髓,外蝕皮膚,致疳症遍體生瘡不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