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肌麒麟竭散中加入訶子,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生肌斂瘡的功效。
訶子味酸澀,性涼,入肺、大腸經。其收斂作用能止瀉止痢,並可促進創傷癒合,消腫止痛。因此,在生肌麒麟竭散中,訶子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收斂止瀉、生肌斂瘡,促進創傷癒合,達到治療外傷、創傷感染等症狀的效果。
生肌麒麟竭散中加入黃連,主要有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外傷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抗菌消炎,預防感染: 黃連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如小檗鹼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傷口感染,防止細菌滋生,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生肌麒麟竭散中加入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抗菌消炎,促進傷口癒合。
生肌麒麟竭散中加入檳榔,主要是利用其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的功效。
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其藥性具有 行氣消積、驅蟲殺蟲、止痛 等作用,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痹痛等症狀。
在生肌麒麟竭散中,檳榔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 促進傷口癒合、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達到治療外傷、促進傷口癒合的療效。
主治功效
生肌麒麟竭散 主治功效分析
生肌麒麟竭散,一方出自《太平聖惠方》,其組成包含訶子、黃連及檳榔三味藥材,針對「腳上生瘡疼痛,傷風毒,膿水不止」之症狀。從其組成的藥性及《太平聖惠方》之論述,可深入分析此方之治療原理與功效。
古文分析與病機
《太平聖惠方》言:「夫腳者。腎脈所出。若腎氣虛。則風邪客於腠理。傷於氣血。氣血留滯。故生瘡也。」此段文字清楚點明病機所在:
- 腎氣虛弱: 足部為腎脈所循行之處,若腎氣虛弱,則易受外邪侵襲。
- 風邪客於腠理: 當腎氣不足,肌膚腠理防禦力下降,風邪易乘虛而入。
- 氣血留滯: 風邪侵入後,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氣血阻滯不暢。
- 生瘡: 氣血瘀滯,脈絡不通,最終形成瘡瘍,並伴隨疼痛、膿水不止等症狀。
藥性分析與治療原理
生肌麒麟竭散三味藥材,各有其功效,共同作用,針對上述病機進行治療:
訶子: 味苦澀,性平,歸脾、胃、大腸經。其主要功效為燥濕健脾,行氣止痛。
- 燥濕健脾: 瘡瘍形成與濕邪停滯有關,訶子能燥濕,改善局部濕重環境。
- 行氣止痛: 氣滯則痛,訶子能行氣,改善因氣血阻滯引起的疼痛。
黃連: 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其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燥濕止痢。
- 清熱解毒: 瘡瘍常伴隨熱毒,黃連能清熱解毒,清除局部熱邪,緩解炎症反應。
- 燥濕止痢: 黃連亦有燥濕之功,可配合訶子,加強燥濕之效。
檳榔: 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其主要功效為消食化積,驅蟲止瀉。
- 消食化積: 瘡瘍形成與體內代謝廢物積聚有關,檳榔能消食化積,促進體內廢物代謝。
- 驅蟲止瀉: 此方主治腳部瘡瘍,檳榔雖有驅蟲止瀉功效,在此方中,其作用可能較次要,但其苦辛性溫,亦有助於通達經絡、改善氣血運行。
綜合分析
生肌麒麟竭散針對「腳上生瘡疼痛,傷風毒,膿水不止」之症狀,其治療原理在於:
- 祛邪外出: 通過黃連的清熱解毒,清除局部熱邪及毒素,使外邪得以清除。
- 疏通氣血: 藉由訶子的行氣止痛及檳榔的消食化積,疏通局部氣血運行,使氣血暢達。
- 燥濕收斂: 訶子與黃連的燥濕功效,能改善局部濕重環境,有助於瘡瘍收斂。
此方之組配,雖僅三味藥,但配伍精巧,能從多方面入手,針對病機,達到祛邪、疏通、收斂之目的,故能治療腳上生瘡,疼痛傷風毒,膿水不止等症。生肌麒麟竭散之名,亦點明其促進肌膚生長,加速瘡瘍癒合之效。此方之運用,展現中醫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之精髓。
傳統服藥法
麒麟竭1分, 訶黎勒1分, 黃連1分(去須), 檳榔1枚。
上為末。
看瘡眼大小,薄敷瘡上。以愈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生肌麒麟竭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四。 組成:麒麟竭1分,訶黎勒1分,黃連1分(去須),檳榔1枚。 主治:腳上生瘡疼痛,傷風毒,膿水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