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人牙散為一古老中藥方劑,根據古籍記載,其組成成分中確有「人牙」一項。在傳統中醫學中,「人牙」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特殊病症,如瘡癤腫毒、驚風癲狂等。古人認為,人牙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因此將其納入某些特定方劑之中。
不過,現代中醫學已經不再提倡使用人牙作為藥材,因為這涉及到道德倫理和法律問題,且從衛生安全角度考慮也存在風險。此外,現代科學研究並未發現人牙具有特殊的藥理活性,故而人牙散中的「人牙」成分,在當今社會已被其他藥物替代或去除。對於此類古方,現代中醫師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確保既符合治療原則,又遵循當代社會的道德規範及法律規定。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人牙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痘疹(如天花、水痘等)之重症,針對「痘不起發」「黑陷或紅紫黑斑」等病證。古代醫家認為,痘瘡若不能順利透發,毒邪內陷,則會見痘色暗黑、斑疹紫黑,甚至伴隨「咬牙寒戰」等陽氣郁遏或熱毒熾盛之象。此階段屬毒邪壅滯、氣血不暢,需強力透毒外出,防止瘡毒內攻。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人牙(君藥)
- 人牙(煅灰用)於古醫籍中記載性味鹹溫,主「攻毒發痘」。其邏輯源於「同氣相求」理論,認為人牙為腎之餘(腎主骨,齒為骨之餘),可引腎中陽氣外達,助推痘毒透發。另其煅後質地鬆脆,易於吸收,可能透過礦物成分刺激氣血運行。
麝香(臣藥)
- 麝香辛香走竄,能「通諸竅、開經絡、透肌骨」,在此方中助人牙增強穿透力,迅速打開腠理,促使痘毒外散。其芳香之性亦可醒神,緩解痘毒攻心所致的神昏。
羌活(佐藥)
- 羌活辛溫,酒洗後增強其上行發散之力,善祛風濕、解表邪。此處用於疏通太陽經氣(主一身之表),協同人牙、麝香解除表氣壅滯,使邪有出路。
整體配伍思維
此方以「透發開泄」為核心:
- 人牙為引,直達毒根;
- 麝香為使,穿透伏邪;
- 羌活為導,疏通表閉。
三者合力,破除痘毒郁結之勢,使邪從肌表外透,逆證轉順。
可能的治療機轉推論
從現代角度視之,此方或透過以下途徑作用:
- 刺激免疫反應:人牙煅後含鈣質及微量元素,可能非特異性激活免疫;麝香中的麝香酮能調節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微循環。
- 神經調節:麝香對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或可緩解寒戰;羌活的揮發油成分可能通過體溫調節中樞促使發汗解表。
- 抗炎與代謝:三藥協同或可減輕痘瘡炎症反應,促使毒素代謝。
此方體現中醫「給邪出路」的急證處理智慧,然其機轉需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古時痘瘡多屬生死重症,用藥峻猛以求力挽。
傳統服藥法
人牙2兩,麝香5分,羌活(酒洗)6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每次1丸,白湯或酒磨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牙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五。 組成:人牙不拘多少。 主治:5-6日痘不發。
人牙散,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五。 組成:人牙(燒存性)。 主治:痘瘡寒閉,毒邪乾腎而黑陷,手足青。
人牙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八。 組成:人牙2兩,麝香5分,羌活(酒洗)6錢。 主治:瘰癧,各種腫毒。
人牙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二。 組成:人牙、油發(各燒存性)、雄雞內金各等分。 主治:漏瘡、惡瘡生肌裏。
人牙散,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人牙(自落者,火煅存性,淬入韭菜汁內,大牙3次,小牙2次)不拘多少。 主治:痘不起發,黑陷或紅紫黑斑,咬牙寒戦,痘瘡未成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