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催蟄丹方劑中加入人牙,其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引導藥力:人牙味甘鹹,性溫,具引導藥力入腎經之效。催蟄丹旨在驅寒通痺,而腎主骨,其藥力需深入腎經才能發揮作用。人牙作為引經藥,能引導其他藥物有效地作用於腎經,增強療效。
- 補益腎氣:人牙入腎經,具補腎氣、強筋骨之功效。催蟄丹主治風寒濕痺,常伴隨腎氣不足、筋骨痠痛等症狀。人牙的補益作用,能增強腎氣,改善痺症,進一步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催蟄丹主治功效分析
催蟄丹,從古籍記載來看,其主要應用於痘疹類疾病的治療,特別是針對痘疹出疹不暢、氣機阻滯,導致的寒戰、咬牙等症狀。其具體功效與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扶正祛邪,開達氣機:
- 痘疹發病過程中,正氣不足或邪氣壅滯均可導致出疹不暢。催蟄丹中雖僅記載有人牙一味,但根據《續名醫類案》的應用來看,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其核心治療思路在於扶助正氣,同時開達被阻滯的氣機。
- 從病例中可見,催蟄丹常與人參、黃耆等補氣藥同用,以增強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促進痘疹順利發出。人參、黃耆有助於補益氣血,振奮機體正氣,為痘疹順利發出提供動力。
2. 溫陽散寒,振奮陽氣:
- 《證治準繩‧幼科》指出,催蟄丹用於治療「痘逾八九朝,膿漿雖不充裕,倏然寒戰咬牙」之證。此類症狀往往屬於陽氣不振,寒邪內侵的表現。催蟄丹本身具有溫陽的特性(人牙,在古代藥性歸類中,具有溫熱之性),有助於溫散寒邪,振奮體內陽氣,使氣機流通,促使痘疹順利發出。
- 雖然《續名醫類案》的病例中多未直接提及寒邪,但患者出現寒戰、咬牙等表現,表明陽氣不足或受阻,導致機體發冷,肌肉痙攣。催蟄丹能夠溫通經脈,散寒止痙,改善這些症狀。
3. 疏通氣血,促進疹發:
- 痘疹的發生與氣血的運行密切相關,氣血運行不暢,則疹發不利。從《續名醫類案》來看,催蟄丹常與川芎、當歸、紅花、白芍等活血化瘀藥同用,以疏通氣血,促進疹子的發出和灌漿。
- 這些活血藥物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使氣血運行更加順暢,為痘疹順利發出創造條件。同時,氣血充足也有助於痘疹的灌漿和癒合。
4. 配合清熱解毒,調和陰陽:
- 《續名醫類案》中,針對痘疹發熱、口渴等熱毒症狀,會配合使用羌活、芩、連、荊、防、翹、石膏等清熱解毒藥物,以控制熱毒,防止邪熱內攻。
- 在處理痘疹發熱的同時,亦會配合麥冬、生地等養陰藥物,以平衡體內的陰陽,避免熱邪耗傷陰液,導致病情加重。
5. 應用於其他發疹類疾病的啓發:
- 雖然古籍主要記載催蟄丹用於痘疹,但其扶正祛邪、開達氣機的思路,也值得參考用於其他發疹類疾病,如麻疹等。但應用時,應辨證論治,根據具體病情酌情加減藥物。
總結:
催蟄丹雖僅記載人牙一味,但從實際應用案例來看,其功效核心在於溫陽散寒、開達氣機,常配伍其他藥物來達到扶正祛邪、疏通氣血的目的,促進痘疹的順利發出與灌漿。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思想,並非單純的針對病竈,而是從整體調節機體機能,使機體恢復正常平衡。
傳統服藥法
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
上研細。
和人參、丁香末,乳酒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催蟄丹, 出處:《準繩·幼科》卷六。 組成:虎牙1枚,人牙1枚(酥炙)。 主治:小兒痘逾八九朝,膿漿雖不充裕,突然寒戦咬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