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佛手散

SHE XIANG FO SHO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33%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佛手散為一方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多種藥材,其中較為特殊的成分之一即為「人牙」。根據古籍記載與傳統醫學觀點,人牙在此方中的應用主要基於其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在古代,由於醫療資源有限,人們常會利用身邊可取得的材料來製備藥物,因而將人牙納入方劑之中。人牙經過特殊處理後,據信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治療某些由熱毒引起的疾病時效果更佳。然而,現代醫學並不推薦使用人牙作為藥材,主要是出於衛生及倫理上的考量。此外,現代中醫也有多種替代藥材可供選擇,既能達到相似的治療效果,又避免了使用人牙可能引發的問題。

麝香佛手散中加入麝香,主要源於麝香獨特的藥理作用: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濃烈,能透達經絡,開竅醒神,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阻滯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2. 活血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這對於佛手散治療的胸悶、脅痛、胃脘脹痛等症狀,起到輔助作用。

因此,麝香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開竅醒神功效,更提升了活血止痛的療效,使麝香佛手散在治療胸痺、心痛等症狀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麝香佛手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麝香佛手散,出自《奇效良方》,其組成僅有三味藥:麝香、人牙、佛手。此方主要用於治療「五般耳出膿血水」以及「小兒痘瘡出現面靨」之症。以下將針對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主治功效:

  1. 治療耳部疾患:
    • 五般耳出膿血水: 麝香佛手散主要針對耳朵流出膿血水的病症。根據古籍記載,「五般耳」可能指多種耳部感染或炎症,其特徵為耳朵有膿液或血水滲出。此方能迅速收斂膿血,達到止血止膿的效果。
  2. 治療小兒痘瘡面靨:
    • 痘瘡出現面靨: 古代常有痘瘡流行,痘瘡痊癒後可能留下凹陷疤痕(面靨)。此方可用於治療痘瘡初期,痘疹欲出不暢,導致面部凹陷的情況。

治療原理分析:

麝香佛手散的治療原理是藉由三味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

  1. 人牙:
    • 止血固齒,清熱解毒: 古人認為人牙煅燒後具備獨特的藥理作用,可止血、固齒、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此處使用煅過存性的人牙,目的是去其火毒,保留其藥性。對於耳部感染造成的膿血滲出,人牙能發揮止血收斂的作用,並清除局部熱毒。
  2. 麝香:
    •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 麝香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其辛溫之性,能活血通經,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耳部炎症,麝香的活血作用能加速局部氣血運行,幫助排除病邪。對於痘瘡初期的面靨,麝香的開竅作用可以促使氣血暢通,利於痘疹透發。
  3. 佛手:
    •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佛手能疏肝理氣,和胃止痛,能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氣滯不暢。雖然古籍並未明確指出肝氣與耳部疾病的直接關聯,但佛手能疏理氣機,有助於全身氣血的暢通。

綜合作用:

麝香佛手散三藥合用,人牙清熱解毒,止血收斂,麝香活血通經,開竅醒神,佛手疏肝理氣,三藥配合,共奏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消腫止膿之效。對於耳部膿血滲出,能收斂止血,消炎排膿;對於痘瘡面靨,則可疏通氣血,幫助疹毒透發。

給藥方式:

  • 吹耳法: 對於耳部膿血滲出,通常將藥末直接吹入耳內,使其直接作用於病竈。
  • 內服法: 對於痘瘡面靨,則以酒調服少量藥末,以達到內治的效果。

總結:

麝香佛手散雖僅有三味藥,但其配伍精巧,藥效迅速,能有效治療耳部膿血滲出以及痘瘡面靨等疾患。此方利用人牙的收斂止血、麝香的活血開竅、佛手的疏肝理氣,共同達到治療目的。此方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針對特定病症,以簡潔的配方發揮顯著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人牙(煅過存性出火氣)、麝香少許。
上為細末。
吹耳內少許。即乾。小兒痘瘡出現面靨,酒調1字服之,即出。
本方方名,《本草綱目》卷五十二引作「佛牙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佛手散,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五。 組成:人牙(煅過存性出火氣)、麝香少許。 主治:五般耳出膿血水,及小兒豆瘡出現面靨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