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蜜香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開竅醒神及活血止痛的功效。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入心脾經,能開通心竅,醒神開竅,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活血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療效。
因此,蜜香散中加入麝香,有助於改善神志、緩解疼痛,發揮更佳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蜜香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素健飲啖」而突發消渴症者,其病機關鍵為「脾氣虛熱」。患者平素飲食旺盛,突現多飲(日飲數鬭)、多食(食量倍增)、多尿(溺數)之典型消渴症狀,且服用一般消渴藥未效反劇。古代醫家歸因於過食肥甘酒果,釀生內熱,損傷脾氣,導致運化失司、津液輸布失常,故需「平脾中虛熱」兼「解酒消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核心藥物對應病機
- 木蜜(枳椇子):性甘平,專解酒毒,古籍載其「止渴除煩,潤五臟」,針對「解酒消果」之需,亦能緩和酒果濕熱蘊脾之弊。
- 麝香:辛溫走竄,雖非傳統消渴用藥,然其「通諸竅、開經絡」之性,可助木蜜透達脾絡鬱熱,兼醒脾氣,使津液輸布復常。
- 酒為丸:借酒行藥勢,增強宜散之力,然用量節制,防其助熱。
輔佐湯藥協同作用
- 黃連:清中焦濕熱,直折脾火。
- 茯苓:健脾滲濕,斷濕熱生成之源。
- 陳皮、神曲:理氣消積,助運化而解食滯。
- 人參:補益脾氣,固本防燥利傷正。
- 煎湯送服:湯劑急清脾胃濕熱,丸藥緩攻酒果積滯,標本並治。
推理方義
此方立意獨特,以「通補兼施」為法:
- 攻邪:木蜜、麝香配伍,外解酒毒,內透脾熱;黃連、神曲等清消並用,針對實滯。
- 扶正:人參、茯苓補脾益氣,防消導藥傷脾胃生化之機。全方契合「脾虛熱結」之複雜病機,故能治常法不效之消渴。
結論
蜜香散之效,在於精準針對「酒果傷脾—虛熱夾滯」之特殊證型,結合通絡、消積、清熱、補脾四法,體現古代醫家「同病異治」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木蜜3錢,麝香3分。
平脾中虛熱,解酒消果。
酒為丸。
用黃連1錢,茯苓3錢,陳皮5分,神曲1錢,人參3錢,煎湯送服丸藥,日用3丸,丸盡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蜜香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組成:黃連、蜜陀僧、檳榔、木香各等分。 主治:下臟風攻註,臁上生瘡,浸潰不止,瘡口不斂,肌肉不生。
蜜香散,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木蜜3錢,麝香3分。 主治:平脾中虛熱,解酒消果。主治:素健飲啖,脾氣虛熱,忽得消渴疾,日飲水數鬭,食倍而溺數,服消渴藥益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