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煎

SHE XIA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33%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煎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極溫,氣味芳香,能直達心竅,開通經絡,醒神開竅。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救治功效。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瘀血阻滯、血脈不通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麝香能有效改善。

因此,麝香煎中加入麝香,旨在通過開竅醒神和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麝香煎主治功效分析

麝香煎這一方劑在古代主要應用於以下幾種疾病的治療:

1. 中風

  • 治療原理: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瘀的功效,能夠迅速緩解中風導致的昏迷、意識不清等症狀。
  • 古文支持:
    • 《是齋百一選方》: "治卒暴中風,未可服它藥,先以麝香煎、五積散灌之,甚妙,候醒,隨證治之。"
    • 《是齋百一選方》: "急用真好麝香肉三錢,乳缽內研,令極細,以真清麻油,不拘多少,調令稀薄,可飲為度,即令患人一服,頓盡...雲麻油麝香又勝麝香煎,五積散。"
    • 《雜病廣要》: "男子婦人中風,涎潮於心,卒然中倒,當即時扶入暖室中,扶策正坐,當面作好醋炭燻之...當以生料五積散加麝香煎服之。"
    • 《婦人大全良方》: "今之治法,先宜順氣,然後治風,萬不失一...所以疑惑之間,不問中風、中氣,首以蘇合香丸、麝香煎、五積散。"
    • 《續名醫類案》: "雲麻油麝香煎五積散。"
    • 《古今醫統大全》: "所以疑惑之間,不問中風中氣,首以蘇合香丸、麝香煎、五積散。"

2. 臂痛

  • 治療原理: 麝香的活血散瘀、消癥止痛功效可以緩解因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寒濕、痰阻等原因導致的臂痛。
  • 古文支持:
    • 《雜病廣要》: "若臂痛,筋脈攣急...宜以小續命湯,或以異功五積散,加全蠍、麝香煎...若卒然一臂無力,痛不能舉...宜以異功五積散,加全蠍、麝香煎。"

3. 產後痙病

  • 治療原理: 麝香的活血、調經功效可能有助於緩解產後痙病。
  • 古文支持:
    • 《邯鄲遺稿》: "產後剛、柔二痙,以五積加麝香煎服。"

4. 疳蝕齒齦

  • 治療原理: 麝香的解毒殺蟲、消腫止痛功效可能有助於治療小兒疳蝕齒齦。
  • 古文支持:
    • 《幼幼新書》: "《聖惠》治小兒疳蝕齒齦,兼頰腮內瘡爛。麝香煎方\n\n麝香(一分),定粉,黃柏(末。各半兩)"
    • 《太平聖惠方》: "治小兒疳蝕齒齦。兼頰腮內瘡爛。麝香煎方。\n\n麝香(一分),定粉(半兩),黃柏末(半兩)"

5. 咯血

  • 治療原理: 麝香可能與止血藥物配伍,起到輔助止血的作用。
  • 古文支持:
    • 《世醫得效方》: "治咯血。用毛頭白紙燒灰,入麝香煎,調二錢,服之如神。"

6. 吐逆不止

  • 治療原理: 麝香可能具有一定的止嘔作用。
  • 古文支持:
    •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不已,用麝香煎湯服半盞,立止。"

7. 尿血

  • 治療原理: 麝香可能與利尿通淋藥物配伍,輔助治療尿血。
  • 古文支持:
    • 《䱐溪祕傳簡驗方》: "尿血脹痛。牛膝一兩。略加麝香煎,溫服。"

8. 婦人中風相關症狀

  • 治療原理: 麝香的開竅醒神、活血散瘀、調經止帶等功效可以緩解婦人中風導致的各種症狀。
  • 古文支持:
    • 《婦人大全良方》: "婦人血氣虛損,故令中風也...至寶丹、蘇合香丸、五積散、(加麝香煎)牛黃清心丸。"

總結

綜合以上古文內容,麝香煎的主要功效可以概括為:開竅醒神、活血散瘀、消癥止痛、解毒殺蟲。其主要應用於中風、臂痛、產後痙病、疳蝕齒齦等疾病的治療,並可能與其他藥物配伍用於咯血、吐逆不止、尿血等症的輔助治療。

從古文記載來看,麝香煎常與五積散、蘇合香丸等方劑合用,以增強療效。此外,也有用麻油調和麝香使用的記載,被認為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醫學對於疾病的認識和分類與現代醫學有所不同,因此,麝香煎在現代臨牀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

傳統服藥法


麝香1分,定粉半兩,黃柏末半兩。
上為細散。
以好蜜1兩。放瓷器內,先煎五七沸,即入藥末相和,更煎3兩沸,放冷,於患處貼之,每日4-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煎, 出處:《百一》卷三。 組成:真好麝香肉3錢。 主治:卒暴中風。

麝香煎,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麝香1分,定粉半兩,黃柏末半兩。 主治:小兒疳蝕齒齦,兼頰腮內瘡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