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府頭風方

NEI FU TOU FENG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脾經 33%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內府頭風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之效。對於頭風所致的頭痛、頭昏、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開竅醒腦、止痛安神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麝香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通,有利於消除頭風引起的瘀血阻滯,從而緩解頭痛、頭脹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內府頭風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內府頭風方」的核心組成僅有兩味藥:麝香蘿蔔汁

  • 麝香: 麝香性辛、溫,歸心、脾經。其藥理作用極為廣泛,包括:

    • 開竅醒腦: 麝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能迅速開通閉塞的竅道,使腦神清醒,此為治療頭風的核心機制。
    • 活血散結,止痛消癥: 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體內瘀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頭風病常伴隨血瘀氣滯,麝香的活血作用可對症下藥。
    • 化瘀生新: 在清除舊瘀的同時,促進新血的生成,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
    • 提神醒志、鎮靜安神: 麝香的芳香氣味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既能提振精神,也能調整神經功能,達到鎮靜安神的效果。
    • 止吐止瀉: 雖然在頭風治療中並非主要作用,但麝香對於因氣機不暢引起的噁心嘔吐或腸胃不適,也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抗炎解毒: 麝香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減輕頭部炎症反應。
    • 抗心肌缺血、抗腫瘤: 這些現代藥理研究結果雖然並非古籍所載,但亦展現了麝香的潛在療效。
  • 蘿蔔汁: 蘿蔔汁味辛、甘,性涼,歸肺、胃經。其在此方中的作用主要為:

    • 輔助開竅: 蘿蔔汁辛散之性,可助麝香開竅之效。
    • 清熱散結: 頭風若屬肝陽上亢或風熱上擾,蘿蔔汁的清熱作用有助於緩解不適。
    • 引藥入經: 蘿蔔汁作為藥引,可將麝香有效成分導引至病所。

古籍文獻解析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了兩種治療頭風的方法,均為外治法,其一是將蘿蔔搗汁加入少量麝香,滴入鼻孔,此即「內府頭風方」之來源,另一則是將炒熱的老鼠洞口泥包於頭上。

  • 蘿蔔汁與麝香滴鼻法: 文中強調「左痛注右,右痛注左,兩邊俱痛,二孔俱注」。這明確點出此方乃針對偏頭痛雙側頭痛,透過鼻腔給藥,藥效直達腦部,藉由麝香的開竅醒腦、活血止痛,以及蘿蔔汁的輔助清熱、引藥,達到快速緩解頭痛的效果。
  • 老鼠洞口泥熱敷法: 此法雖非此方主題,但也體現古人治療頭痛的思路,老鼠洞口泥經過火炒後,帶有溫熱之性,外敷於頭部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視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

治療原理分析

「內府頭風方」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開竅醒腦,直達病所: 麝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味,能迅速開通鼻竅,使藥力直達腦部,針對頭風之「竅閉」病機,發揮開竅醒腦的功效,迅速緩解頭痛。
  2. 活血散瘀,通絡止痛: 麝香的活血散結、化瘀生新作用,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消除血瘀,從而緩解頭痛。
  3. 清熱散結,輔助治療: 蘿蔔汁的清熱作用,對於肝陽上亢或風熱上擾等熱性頭痛,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同時可引導藥效直達病所。
  4. 外治法,起效迅速: 滴鼻給藥,可避免經消化道的代謝,讓藥效更為直接、迅速地作用於病所。

總結

「內府頭風方」以麝香為主藥,配合蘿蔔汁,其治療頭風的核心機制在於開竅醒腦、活血止痛,並具有一定的清熱散結之效。該方劑通過鼻腔給藥,使藥效直達病所,起效迅速,可有效緩解頭風病症。從古籍記載與現代藥理分析來看,此方對於偏頭痛或雙側頭痛,且屬氣滯血瘀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蘿蔔(搗汁)1匙,麝少許。
仰臥注鼻孔,左痛注右,右痛注左,兩邊俱痛,二孔俱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內府頭風方,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蘿蔔(搗汁)1匙,麝少許。 主治:頭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