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湯

ZHI M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四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胃經 16%
脾經 15%
腎經 13%
膀胱經 7%
心經 7%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肝經 3%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知母湯以「知母」為君藥,乃因其藥性寒涼,善於清熱瀉火,為治療溫熱病之要藥。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並能利尿泄熱,故可治熱病煩渴、心煩不寐、口舌乾燥等症。知母湯中以知母為君,旨在發揮其清熱瀉火之力,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溫熱病症之目的。

知母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主要功效在於清熱潤燥、止渴生津。根據《金匱要略》記載,知母湯的組成除知母外,還包含了麻黃等藥材。麻黃為一種性味辛溫、歸肺與膀胱經的藥材,其主要作用為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在知母湯中加入麻黃的原因,在於利用其開腠理、散寒邪之效,使熱邪能藉由發汗的方式排出體外,避免熱邪深陷。此外,麻黃與知母相互配伍,可產生「寒溫並用」的效果,知母之寒能制約麻黃之溫,而麻黃之溫又能助知母更好地發揮清熱作用,二者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種配伍方式體現了中醫「反佐法」的治療原則,使得知母湯不僅能清熱潤燥,還兼顧了發汗解表的作用,適用於內有熱結且外感風寒的症狀。

知母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 知母湯以知母、黃柏清熱瀉火為主,但藥性偏寒,容易傷及脾胃,導致正氣不足。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益脾胃之效,可防止知母、黃柏過寒傷正,提升患者的抵抗力。
  2. 調和陰陽: 知母、黃柏清熱瀉火,屬寒涼之品,而黃耆溫補脾氣,屬溫熱之品,兩者相配,寒熱相濟,陰陽調和,使藥力更趨平和,避免寒涼之氣過度損傷陽氣。

知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調和藥性:知母性寒,苦寒降火,但長期服用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能緩解知母的寒性,保護脾胃,使藥性平和,減少副作用。

二、 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和藥性的作用,與知母配伍,可以增強知母清熱瀉火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甘草的加入,使知母湯的藥性更加溫和,藥效更加穩定,更利於患者的康復。

知母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功效: 知母性寒,善清熱瀉火,但單用容易傷陰。羌活辛溫,能疏散風寒,並能引知母之寒氣下行,使藥力直達下焦,達到清熱解毒而不傷陰的效果。
  2. 兼顧表裡,治療風熱兼寒: 知母湯主要針對熱證,但若患者同時伴有風寒表證,則單用知母難以奏效。羌活可解表散寒,與知母相配,可兼顧表裡,有效治療風熱兼寒之證。

知母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知母滋陰降火:知母性寒,擅長清熱瀉火,但容易傷脾胃之氣。白朮性溫,健脾益氣,可補脾胃之虛,避免知母過寒傷脾,同時也增強其滋陰降火之效。
  2. 固表止汗,防止虛汗:知母清熱降火,也易耗損津液,導致虛汗。白朮具有固表止汗之效,可以防止因知母清熱而出現的虛汗,確保藥物療效的穩定。

綜上,白朮與知母相配,既能補脾益氣,避免知母傷脾,又能固表止汗,防止虛汗,使知母湯清熱降火之效更顯著,且不易產生副作用。

知母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其苦寒之性可清熱瀉火,而辛味可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知母湯主治熱病煩渴、心煩不寐、口乾舌燥,常伴隨肝氣鬱結、胃氣上逆之症。枳殼在此發揮疏肝理氣、降逆止嘔的作用,使心火下降,熱邪消散。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知母湯中知母、黃柏等藥性寒涼,容易傷胃。枳殼雖性寒,但其疏肝理氣的作用可緩解知母、黃柏的寒性,避免對胃產生過大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進一步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知母湯 的中藥組成與功效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麻黃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羌活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羌活還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預防和治療感染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知母湯 的主治功效

風邪襲擊頭面部,或者四肢出現腫塊。

傳統服藥法


知母1錢,麥門冬1錢,竹茹1團,廣皮7分,炙甘草3分,茯苓1錢。
燈心20根,加生薑1片,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體質虛寒者不宜服用。
  •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肺結核糖尿病瘧疾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知母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二。 組成:知母1兩,葛根1兩,白朮1兩,甘草1兩(炙)。 主治:陽明病,身冷而內煩者。

知母湯, 出處:《傷寒微旨論》卷上。 組成:知母1兩,麻黃(去節)1兩,升麻1兩,石膏2兩,甘草1兩半。 主治: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患傷寒,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三部俱有力,無汗惡風。

知母湯, 出處:《本事》卷四。 組成:知母1兩,麻黃(去根節)半兩,黃耆(蜜炙)半兩,甘草(炙)半兩,羌活(洗去土)半兩,白朮半兩,枳殼(去瓤銼,麸炒)半兩。 主治:遊風攻頭面,或四肢作腫塊。

知母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 組成:紫蘇(連莖葉)1兩,知母(焙)1兩,貝母(去心)1兩,款冬花1兩,五味子1兩,人參1兩,桑根白皮(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 主治:咳逆,痰喘氣促。

知母湯,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知母半兩,甘草半兩,貝母3錢,羌活3錢,滑石(别研)3錢,大黃3錢,小麥子3錢,麻黃(去節存根,銼碎,湯泡濾過,焙乾)1錢半,苦葶藶1錢半,訶子肉1錢半,薄荷(去梗)2錢。 主治:齁(鼻合)氣喘,痰鳴,發熱,咳嗽,惡風。

知母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七。 組成:知母(焙)1兩,牽牛子(炒)1兩,山梔子仁1兩,大黃(銼,炒)1兩,黃芩(去黑心)1兩,牡丹(去心)1兩,麻黃(去根節)1兩,荊芥穗1分,滑石1分,虎杖1分,射乾1分,羌活(去蘆頭)1分,杏仁1分,連翹半兩,半夏2錢(以生薑2錢同搗,捏餅子,曬乾)。 主治:傷寒毒氣滋盛,蒸於肌膚,發爲赤斑,通身大熱,頭重疼痛,精神昏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