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灰散

蠶灰散

CAN H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胃經 18%
肺經 18%
三焦經 14%
心經 10%
脾經 10%
肝經
胃經
肺經
三焦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蠶灰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驅風止痙: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對於因風邪入侵、肝風內動導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驅散風邪,平息肝風,達到止痙的目的。

二、清熱解毒: 白僵蠶亦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內蘊、血熱妄行導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症狀,白僵蠶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蠶灰散方中加入人中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人中白性寒,味苦,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蠶灰散主治外傷感染、瘡瘍腫痛等症,人中白可協助清除熱毒,消散腫脹,減輕疼痛。
  2.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 人中白能收斂生肌,促進傷口癒合,與蠶灰散中其他藥物如明礬、硼砂等,共同起到收斂止血、消炎生肌的作用,加速傷口修復。

因此,蠶灰散加入人中白,不僅能增強清熱解毒之效,更能促進傷口癒合,提高療效。

蠶灰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蠶灰散以治療小兒驚風、神志不清為主,而麝香的開竅醒神作用能有效改善小兒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提升療效。
  2. 通絡止痛: 蠶香還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蠶灰散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麝香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提升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蠶灰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蠶灰散主治「溫疳齒」,此症屬中醫「牙疳」範疇,指因濕熱鬱火或虛火上炎,侵蝕牙齦、齒槽,導致牙齦腫痛、潰爛出血,甚而齒牙動搖之證。「溫」字提示病機與熱邪或濕熱相關,而「疳」則指局部潰瘍腐敗之象。本方以灰藥收斂止血、清熱解毒,可能用於緩解牙疳潰爛、滲血化膿等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蠶紙灰(蠶蛾產卵所用之紙張燒灰)

    • 中藥特性:蠶紙灰性平微澀,《本草綱目》載其可治「牙宣牙疳」,蓋因蠶紙本身為桑葉殘滓所製,桑葉本具清熱涼血之效,燒灰後增強收斂止血、吸附濕濁之功。
    • 治疳推論:灰藥能吸附潰瘍面之膿血濕穢,促進瘡面乾燥;另可微斂瘡口,緩解出血。
  2. 茶籠內箬葉灰(包裹茶葉之竹箬葉燒灰)

    • 中藥特性:箬葉性涼,清熱利尿,燒灰後兼具清熱解毒與收斂作用,且竹類灰質輕浮,能上行頭面口腔。
    • 治疳推論:箬葉灰可清解牙齦濕熱毒邪,輔助蠶紙灰加強止血斂瘡之效。

三、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灰藥協同:二灰皆具吸附收斂之性,合用後能直接作用於牙齦潰爛處,乾濕止腐,適合腐敗型牙疳。
  • 酒引藥上行:以溫酒送服,藉酒性溫通上行,引藥力至口腔病所,兼反佐灰藥之涼澀,防其過於沉降。

四、可能的治療原理

此方可能通過以下機理發揮作用:

  1. 物理性吸附:灰質細末覆蓋潰瘍面,吸收滲出液,減少感染。
  2. 局部抗菌:高溫燒灰後保留部分礦物質及鹼性成分,可能抑制口腔細菌生長。
  3. 中醫取象比類:「灰」象徵「收斂固澀」,符合中醫「煅灰存性」的炮製思維,針對腐敗出血之症。

總結:蠶灰散以簡潔灰藥配伍,體現中醫「急則治標」思路,針對牙疳濕熱腐潰階段,以收斂止血、吸附穢毒為主,適合早期局部處理,若屬虛火或重症需另加內服藥調理。

傳統服藥法


蠶紙灰2兩,茶籠內箬葉(燒灰)2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前溫酒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蠶灰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蠶灰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蠶灰散服用後,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蠶灰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四。 組成:蠶子灰2錢,人中白1錢,麝香少許。 主治:溫疳齒。

蠶灰散,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蠶紙灰2兩,茶籠內箬葉(燒灰)2兩。 主治:婦人崩中漏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