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命神方」中包含麝香,主要源於其強烈的開竅醒神功效。麝香性極溫,入心、脾、肝經,能開竅醒神、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昏迷、休克、心臟衰竭等危重病症,具有迅速恢復意識、改善心腦血液循環的功效。
同時,麝香也具有開竅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等病症,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活命神方」中包含冰片,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特性: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地抑制發炎反應,減輕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2. 開竅醒神: 冰片氣味芳香,能通竅醒神,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3. 止痛消腫: 冰片具有鎮痛消腫的作用,可有效緩解疼痛,減輕炎症,適用於外傷或炎症引起的疼痛。
4. 抗菌消炎: 冰片對多種細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綜合以上特性,冰片在「活命神方」中扮演著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止痛消腫、抗菌消炎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各種疾病。
活命神方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發汗解表之功,可宣通肺氣,散寒解表,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寒實者。活命神方主治外感風寒,麻黃可幫助驅散寒邪,緩解患者的表證。
- 通竅止痛:麻黃亦有通鼻竅、止頭痛之功效,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疼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活命神方亦針對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麻黃可幫助改善這些症狀。
活命神方中包含細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通鼻竅: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溫經散寒、通鼻竅之效。活命神方主治寒邪內侵、肺氣閉塞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而細辛的溫散寒邪之功,可助藥力暢達鼻竅,達到通鼻止痛之效。
- 佐使其他藥物發揮功效:細辛藥性較烈,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可起到引藥入經、增強藥效的作用。活命神方中其他藥物如蒼耳子、辛夷等,也具有通鼻竅之效,細辛的加入可以起到引導這些藥物更有效地發揮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活命神方中包含山豆根,主要因為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山豆根味苦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其性寒,能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其能消腫止痛,對跌打損傷、癰疽疔瘡、乳腺炎等症也有良好療效。
活命神方以山豆根為藥,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特性,達到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的效果。
「活命神方」中包含牛黃,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對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狀,牛黃能有效清熱解毒,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 開竅醒神:牛黃能通達心竅,改善心神失調所導致的神志昏迷、精神恍惚等症狀。在「活命神方」中,牛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起到開竅醒神、救治危重病症的效果。
活命神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硼砂,主要是因為硼砂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硼砂性涼,能夠有效地祛除內熱,並對一些熱毒性疾病如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硼砂還可用於外敷,以達到解毒和消炎的作用。
硼砂的使用在中醫中歷史悠久,它的化學成分為硼酸鉀,能夠殺菌和抗炎,這使其在某些急性病症中成為一個理想的輔助藥材。當與其他中藥材搭配時,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提升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活命神方中包含硼砂,既符合中醫的理論體系,也充分考慮了實際臨牀應用的需求。
「活命神方」中的生薑,其加入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逆,對於寒邪客於中焦、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和胃止嘔: 生薑能和胃止嘔,對於因寒邪或胃氣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此外,生薑還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緩解脾胃不適。
因此,生薑在「活命神方」中扮演着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寒邪客中、脾胃虛寒等症狀,提高藥方整體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命神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喉風喉痹,單蛾雙蛾」,屬中醫急症範疇。
- 喉風:泛指咽喉腫痛阻塞、呼吸窒悶之急症,多因風熱或痰火攻喉。
- 喉痹:咽喉腫痛閉塞,吞嚥困難,甚者氣息不通,多由熱毒或風寒鬱而化熱所致。
- 單雙蛾:即扁桃腺腫大如蛾,單側或雙側發病,古稱「乳蛾」,多因肺胃熱盛上攻咽喉。
此方以「吹藥」形式直達患處,具開竅透邪、解毒散結、消腫止痛之效,適用於實熱閉阻之急症,而陰虛喉痛(虛火上炎)者則非所宜。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配伍體現「急症治標」思維,側重攻逐風熱、豁痰開閉:
當門子(麝香)
- 辛溫走竄,通經絡、開竅醒神,為急症要藥。
- 能散結消腫,引諸藥直達病所,破除咽喉閉塞。
新江子仁(巴豆霜,去油)
- 峻下攻毒,破積逐痰,雖去油減其烈性,仍具強力瀉下開閉之能。
- 與麝香相配,助痰熱邪毒從下而泄。
真大泥冰片(龍腦冰片)
- 辛涼走竄,清熱止痛,助麝香開竅,並清局部熱毒。
麻黃、細辛
- 辛溫宣散,開肺氣、解表邪,針對外感風寒鬱熱所致喉閉。
- 此二藥與寒涼藥並用,體現「火鬱發之」治法。
山豆根
- 苦寒清熱解毒,專治喉科熱毒腫痛,為利咽要藥。
真西牛黃
- 清心豁痰、涼血解毒,協同麝香冰片增強開竅醒神之力。
月石末(硼砂)
- 清熱消痰、防腐生肌,外用可緩解咽喉腐腫。
老薑汁(澄粉)
- 辛散溫通,助藥勢外透,並制約寒涼藥之峻性。
配伍核心:
- 開閉通竅(麝香、冰片、牛黃)
- 瀉毒逐痰(巴豆霜、硼砂)
- 清熱散結(山豆根、牛黃)
- 辛透宣散(麻黃、細辛、薑汁)
此方以「峻藥急攻」為特點,藉吹藥局部作用迅速消腫開閉,適用於痰熱壅盛、氣血阻滯之實證喉症。然須辨證精準,虛證誤用恐傷正氣。
傳統服藥法
當門子1錢,新江子仁(去油)1錢,真大泥冰片1錢,麻黃1錢,細辛5分,山豆根5分,真西牛黃6分,月石末3分,老薑汁(澄粉)3分。
各取淨末。
遇症用蘆管吹之。
陰虛喉痛者不可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活命神方, 出處:《古方匯精》卷二。 組成:當門子1錢,新江子仁(去油)1錢,真大泥冰片1錢,麻黃1錢,細辛5分,山豆根5分,真西牛黃6分,月石末3分,老薑汁(澄粉)3分。 主治:喉風喉痹,單蛾雙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