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鴉膽丸
組成:
- 鴉膽子
- 文蛤
- 白礬
- 黃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積化滯。
主治:
痢初起,邪實腹痛,去積滯不癒者。
此方用於痢疾初起,邪氣盛實,腹痛拒按,積滯不化者。鴉膽子、文蛤、白礬均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功效,黃連則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積化滯之功。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鴉膽子,味苦,性寒,無毒。主治痢疾,去積滯。"
- 《醫學衷中參西錄》:"鴉膽子,苦寒而降,能清熱解毒,消積化滯。"
- 《中醫方劑學》:"鴉膽丸,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功效。主治痢疾初起,邪氣盛實,腹痛拒按,積滯不化者。"
傳統服藥法
鴉膽霜1錢,黃丹1錢,木香2分。
面糊為丸,亦可烏梅肉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每服11-12丸,鹽梅皮或圓眼乾肉或芭蕉子肉包吞,立止。
方劑組成解釋
鴉膽子苦寒,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功效。文蛤咸寒,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白礬咸寒,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功效。黃連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積化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
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鴉膽丸, 出處:《醫碥》卷七。 組成:鴉膽霜1錢,黃丹1錢,木香2分。 主治:痢初起,邪實腹痛,去積滯不癒者。
鴉膽丸, 出處:《醫碥》卷七。 組成:鴉膽(去殼,捶去皮)1錢,文蛤(醋炒)3分,枯礬3分,川連(炒)3分。 主治:痢初起,邪實腹痛,去積滯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