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醫碥》卷七

寒性指數

4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6%
大腸經 36%
膀胱經 5%
脾經 5%
肺經 5%
心經 2%
腎經 2%
膽經 2%
胃經 2%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3

主治功效

鴉膽丸

組成:

  • 鴉膽子
  • 文蛤
  • 白礬
  • 黃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積化滯。

主治:

痢初起,邪實腹痛,去積滯不癒者。

此方用於痢疾初起,邪氣盛實,腹痛拒按,積滯不化者。鴉膽子、文蛤、白礬均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功效,黃連則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積化滯之功。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鴉膽子,味苦,性寒,無毒。主治痢疾,去積滯。"
  • 《醫學衷中參西錄》:"鴉膽子,苦寒而降,能清熱解毒,消積化滯。"
  • 《中醫方劑學》:"鴉膽丸,具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功效。主治痢疾初起,邪氣盛實,腹痛拒按,積滯不化者。"

傳統服藥法

鴉膽霜1錢,黃丹1錢,木香2分。
面糊為丸,亦可烏梅肉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每服11-12丸,鹽梅皮或圓眼乾肉或芭蕉子肉包吞,立止。

方劑組成解釋

鴉膽子苦寒,有清熱解毒、消積化滯的功效。文蛤咸寒,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功效。白礬咸寒,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功效。黃連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積化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
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鴉膽丸, 出處:《醫碥》卷七。 組成:鴉膽霜1錢,黃丹1錢,木香2分。 主治:痢初起,邪實腹痛,去積滯不癒者。

鴉膽丸, 出處:《醫碥》卷七。 組成:鴉膽(去殼,捶去皮)1錢,文蛤(醋炒)3分,枯礬3分,川連(炒)3分。 主治:痢初起,邪實腹痛,去積滯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明散

相似度 66%

枯痔液

相似度 66%

三奇散

相似度 66%

連礬膏

相似度 66%

片連散

相似度 57%

鐵門栓

相似度 57%

龍犀丸

相似度 57%

如勝散

相似度 57%

時眼仙方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