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4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8%
大腸經 17%
肺經 11%
膀胱經 10%
心經 8%
膽經 7%
胃經 7%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片連散

**組成:**白礬、黃連、冰片。

整體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耳中流膿,經年不癒,耳底耳瘡

耳中流膿,經年不癒,耳底耳瘡,是由於耳內有熱毒,導致膿液流出,久治不愈,甚至形成耳底耳瘡。片連散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以有效緩解耳中流膿、耳底耳瘡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白礬,味鹹,寒,有小毒。主治耳中流膿,經年不癒,耳底耳瘡。
  2. 醫學衷中參西錄》:黃連,味苦,性寒,有小毒。主治耳中流膿,經年不癒,耳底耳瘡。
  3. 本草備要》:冰片,味辛,性涼,有小毒。主治耳中流膿,經年不癒,耳底耳瘡。

傳統服藥法

白礬7分5釐,黃連5分,冰片1分。
清熱祛濕,消毒止痛。
上為極細末。
用棉紙裹藥面,納耳中。

方劑組成解釋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冰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三味藥合用,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以有效緩解耳中流膿、耳底耳瘡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2. 本方不宜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同時服用。
  3. 本方不宜在飯前空腹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片連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案》(沈陽方)。 組成:白礬7分5厘,黃連5分,冰片1分。 主治:清熱祛濕,消毒止痛。主治:耳中流膿,經年不癒,耳底耳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釋眉丹

相似度 85%

消疣水

相似度 80%

枯痔液

相似度 80%

駿馬散

相似度 80%

三奇散

相似度 80%

消炎散

相似度 80%

連礬膏

相似度 80%

紅棉散

相似度 80%

梨汁煎

相似度 8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