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釋眉丹方劑中含有黃連,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之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經,能清心火、瀉肝火、降胃火,並能涼血止血。因此,對於因心火亢盛、肝火上炎、胃火熾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黃連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對於一些炎症性疾病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釋眉丹方劑中加入黃連,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抗菌消炎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釋眉丹方劑中使用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燥,能有效去除頭皮濕氣,並止癢止痛,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眉頭瘙癢、脫髮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收斂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幫助傷口癒合,促進毛髮再生。對於眉頭部位因濕疹、皮炎等引起的損傷,白礬可促進組織修復,加速眉毛生長。
總之,白礬在釋眉丹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改善眉頭濕熱、瘙癢、脫髮等症狀,同時促進毛髮生長,達到治療效果。
釋眉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通常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疾病和癢症。其組成中包含輕粉,這使得方劑的效果更加顯著。輕粉,即鉛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尤其對於因風濕引起的皮膚問題有良好的療效。此外,輕粉具有收斂作用,能夠促進皮膚的癒合,減少組織液的滲出,從而降低皮膚炎症的程度。
儘管輕粉在中醫中廣泛應用,但其毒性也不容忽視,因此在使用釋眉丹的過程中必須謹慎。應遵循醫師的指導,避免過量使用,以免引發不良反應。同時,這種方劑通常與其他中藥相配伍,以達到協同作用,加強療效,促進病症的改善。因此,釋眉丹的成功應用,離不開對輕粉特性與作用的深刻理解,並需在醫療專業的監督下進行。
釋眉丹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眉部因炎症引起的紅腫熱痛。
- 開竅通竅,涼血止血:冰片具有開竅通竅、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眉部因熱毒或外傷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冰片在釋眉丹方劑中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有效改善眉部炎症、疼痛、出血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釋眉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戀眉瘡」,為古代中醫針對眉部濕瘡、癢痛流膿或痂皮黏附(如黃水瘡、濕疹等)所設。其名「釋眉」隱含解除眉部黏膩瘡患之意,而「戀眉」形容瘡痂黏連難癒之狀,屬風濕熱毒蘊結皮膚之證。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黃連(艾煙薰製)
- 主清濕熱:黃連大苦大寒,善瀉心火、解熱毒,艾煙薰後增強其燥濕殺蟲之效。
- 外用取其「熱毒瘡瘍,皆可塗之」(《本草綱目》),尤適合紅腫滲液之皮膚病。
皂礬(綠礬)
- 燥濕斂瘡:《本草備要》載其「燥濕化痰,解毒殺蟲」,能收斂瘡面滲液,抑制濕瘡蔓延。
- 與黃連協同,強化「濕去則癢止」之功。
輕粉(氯化亞汞)
- 攻毒殺蟲:古代外用治疥癬惡瘡,其辛寒毒性可快速抑菌止癢(但需注意毒性,此處僅分析古法原理)。
- 與前二藥形成「清熱—燥濕—攻毒」三重機制。
冰片
- 透皮引藥:芳香走竄,《本草衍義》稱其「獨行則勢弱,佐使則有功」,助藥滲透瘡痂深處。
- 清涼止癢:緩解患部灼熱感。
麻油調敷
- 潤膚護瘡:避免礬、連過燥傷皮,兼能軟化痂皮,促進藥物附著。
全方配伍思維
以「清熱解毒為君,燥濕殺蟲為臣,透皮止癢為佐使」,針對濕熱毒邪鬱於眉間肌表之病機。黃連解熱、皂礬收濕、輕粉抑菌、冰片透藥,形成「滲—殺—斂—透」的協同作用,符合中醫「瘡瘍濕爛,當先燥濕涼血」(《外科正宗》)的治療邏輯。
現代理解推論
此方可能對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眉周濕疹、膿疱瘡有效,其成分(如黃連素、輕粉的汞離子)具抗菌消炎作用,而麻油調敷近似現代軟膏基質,保護創面。然組方中輕粉毒性需謹慎,古人或賴短期外用與配伍制衡其弊。
傳統服藥法
黃連5分(油調塗碗內,艾煙薰過入),皂礬1分(末),輕粉1分(末),冰片半分(末)。
麻油少許,再調塗之、數次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同名稱方劑
釋眉丹, 出處:《洞天奧旨》卷九。 組成:黃連5分(油調塗碗內,艾煙熏過入),皂礬1分(末),輕粉1分(末),冰片半分(末)。 主治:戀眉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