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散
QING M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陽綱目》卷一○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2)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明散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清明時節,天氣乍暖還寒,容易導致濕氣侵襲,引發皮膚瘙癢等症狀。白礬可有效去除濕邪,止癢止痛。
- 收斂止血: 白礬亦有收斂止血的功效。清明散常用於治療皮膚疾患,如濕疹、皮炎等,白礬可幫助收斂傷口,減少滲液,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礬在清明散中起到燥濕止癢、收斂止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清明散中含有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清明時節,天氣轉暖,容易出現濕熱之邪,導致脾胃失調、腹瀉等症狀。黃連可清瀉體內積熱,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止瀉的效果。
- 解毒止痛:清明散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各種疼痛,而黃連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疼痛症狀。同時,黃連還能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明散」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濟陽綱目》記載,清明散主要用於治療「暴發爛弦風眼」。
主治功效
- 暴發爛弦風眼: 一種急性眼疾,症狀可能包括眼瞼紅腫糜爛、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淚等,類似於現代醫學的急性結膜炎伴瞼緣炎。
治療原理
清明散由皂礬和黃連組成,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清熱解毒: 皂礬經過長時間日曬後,其藥性更趨於清熱解毒。黃連更是清熱解毒的要藥,二者合用,可強力清除眼部的熱毒,這是治療「暴發爛弦風眼」的關鍵所在。
燥濕收斂: 皂礬具有燥濕收斂的作用,能夠減少眼部的分泌物,改善眼瞼的糜爛狀態。
抑菌抗炎: 黃連具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引發眼部感染的病原微生物。
古方應用及原理分析
清明散: 皂礬 (白礬的炮製品) 經過長時間日曬,其清熱燥濕之性增強,再配合黃連的清熱解毒、燥濕之功,外用於洗眼,可直達病所,迅速緩解暴發爛弦風眼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點赤眼方: 此方同樣以黃連、白礬為主,但採用了內服煨製的方法。紅棗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緩解黃連、白礬的苦寒之性,同時作為載體,使藥物更易被吸收。浸泡人乳點眼,是利用人乳的滋潤和營養作用,進一步促進眼部康復。
洗眼方: 皮硝 (芒硝) 具有清熱瀉火、軟堅散結的功效,外用洗眼,可清熱明目,並能溶解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潔。
總結
清明散及其相關方劑主要通過清熱解毒、燥濕收斂、抑菌抗炎等作用來治療「暴發爛弦風眼」等眼部疾病。其用藥精簡,針對性強,體現了中醫「急則治其標」的治療原則。
以上方劑均為外用,且炮製方法獨特,旨在增強藥效,針對性地治療眼部疾患。方中用藥均以清熱解毒、燥濕為主,符合中醫治療熱證的原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明散,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一。 組成:皂礬不拘多少(瓦器盛,于3伏內曬之至白色,須曬10餘日方好),黃連末10分之1。 主治:暴發爛弦風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