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湯

七星湯

QI X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十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5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肺經 33%
心經 12%
脾經 8%
腎經 7%
肝經 4%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七星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七星湯主治熱毒蘊結,症見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腫痛等,而玄參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熱毒,緩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適。
  2. 滋陰潤燥: 玄參同時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滋養肺腎之陰,緩解因熱毒耗傷陰液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七星湯中加入玄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陰虛燥熱症狀,促進體內陰陽平衡。

七星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七星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而麥門冬可以滋養肺陰,緩解咽喉乾燥,緩解口渴,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
  2. 養心安神:麥門冬還可以清心除煩,緩解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與七星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芩、石膏等共同起到清熱解毒、養心安神的功效,使患者能更快恢復健康。

七星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渴的功效。七星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天花粉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咽喉腫痛。
  2. 利尿消腫: 天花粉還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局部水腫。七星湯中加入天花粉,可輔助清熱解毒,同時利尿消腫,更有效地治療咽喉腫痛等症。

七星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七星湯由多味藥材組成,甘草性甘平,味甘能緩和藥性,味平能調和諸藥,避免各藥材互相剋制,使藥效更協調。

二、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補氣、緩和藥性等功效,能增強七星湯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因此,甘草在七星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和藥性,更能提升藥效,讓整體方劑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七星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涼,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七星湯多用於治療熱毒蘊結、發熱頭痛、口舌生瘡等症,荊芥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疏散熱毒,緩解病症。

2. 散風止痛: 荊芥還具有散風止痛之功效,可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七星湯中加入荊芥,有助於疏風散寒,止痛消腫,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七星湯的組成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如下:

  1. 消食化積:神麴具有健脾消食、化積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脾胃積滯導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七星湯中多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而神麴的消食化積作用可以幫助孩子消化吸收,促進生長發育。
  2. 疏肝理氣:神麴還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食慾不振等症狀。七星湯中,神麴配合其他藥材,可以起到協同作用,更好地疏肝理氣,改善脾胃功能。

七星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排膿的功效。七星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桔梗能幫助宣散風熱,使肺氣通暢,從而緩解咽喉腫痛。

2. 排膿消腫: 桔梗具有一定的排膿消腫作用,對於咽喉部位的膿腫、痰液積聚等,能促進其排出,有助於恢復咽喉正常功能。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七星湯」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七星湯主治「傳染瘟疫」引發之熱毒壅盛證候,其症狀表現為:

  • 頭面部熱毒:眼角突然大腫、喉嚨脹痛,反映熱邪上攻頭目與肺系。
  • 全身性熱熾:驟發寒熱(邪正交爭)、發渴(熱傷津液)、罵詈(熱擾神明,可能為古代對煩躁譫語的描述)。
  • 血熱妄行:鼻衄(鼻中出血)為熱迫血行,故需加犀角(現以水牛角代)涼血止血。

此方針對瘟疫熱毒夾風熱上攻,病勢急驟,以清熱解毒、滋陰透邪為核心。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 君藥
    • 玄參1兩: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咽喉腫痛,針對瘟疫熱毒壅結。
    • 麥冬1兩:養陰潤肺,助玄參生津止渴,防熱邪傷陰。
  • 臣藥
    • 天花粉3錢:清熱生津,專治熱病煩渴,輔助玄參、麥冬增液退熱。
    • 桔梗2錢:宣肺利咽,載藥上行,開達咽喉腫痛。
  • 佐藥
    • 荊芥1錢:辛涼透表,疏散風熱,助邪外出,防熱毒鬱閉。
    • 神曲1錢:消食和胃,防寒涼藥傷中焦,兼顧瘟疫可能伴隨的脾胃滯氣。
  • 使藥
    • 甘草1錢:調和諸藥,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加減邏輯

  • 鼻衄加犀角:犀角(現代以水牛角濃縮粉代)涼血止血,針對血熱妄行;禁用升麻因其性升提,恐加重出血;黃芩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清肺熱兼止血。

2. 治療原理

  • 清滋並行:玄參、麥冬、天花粉清熱滋陰,治本於熱毒傷陰。
  • 透散結合:荊芥辛散表邪,桔梗宣肺開閉,使熱毒有外透之機,避免涼遏。
  • 標本兼顧:既清解瘟疫熱毒,又護陰津、和胃氣,符合溫病「存津液」原則。

三、臨床應用推論
此方結構近似溫病學派思路,推測可能用於:

  • 風溫初起:頭面腫痛、咽喉不利,類似現代「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等。
  • 疫癘早期:熱毒偏上焦,未完全入營血,見高熱、黏膜充血等症。

特點:重滋陰而輕透表,適合熱毒夾陰傷,但表邪未盡之證,與純清熱解毒方(如黃連解毒湯)有別。

傳統服藥法


玄參1兩,麥冬1兩,天花粉3錢,甘草1錢,荊芥1錢,神曲1錢,桔梗2錢。
若鼻中出血,加犀角1錢,切不可用升麻代之,寧用黃芩1、2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星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七星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玄參1兩,麥冬1兩,天花粉3錢,甘草1錢,荊芥1錢,神曲1錢,桔梗2錢。 主治:傳染瘟疫,眼角突然大腫,身驟發寒熱,喉嚨大脹作痛,駡詈發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