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喘丹
DING CHU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濟生續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定喘丹方劑中包含杏仁,主要原因有二:
一、 宣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其能潤肺化痰,清除呼吸道阻塞,對於痰多咳嗽、氣喘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二、 疏散風寒: 杏仁亦可疏散風寒,對於風寒襲肺、咳嗽氣喘,伴有鼻塞、流清涕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杏仁在定喘丹方劑中,發揮著宣肺止咳、疏散風寒的重要作用,有助於緩解氣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定喘丹中包含馬兜鈴,主要基於其宣肺降氣,行水消腫之功效。馬兜鈴性寒,味苦,入肺、膀胱經,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肺熱壅塞,喘咳氣急,痰多粘稠,或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然而,馬兜鈴屬性寒涼,易傷脾胃,且其含有馬兜鈴酸,長期服用會導致腎臟損傷,因此使用時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定喘丹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散熱,止咳平喘:蟬蛻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風熱犯肺、痰熱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狀,蟬蛻能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緩解呼吸道炎症,達到平喘止咳的效果。
- 化痰止咳,通絡止痛:蟬蛻還能化痰止咳,對於痰多粘稠、咳痰不爽的患者,蟬蛻能起到潤肺化痰、利氣通絡的作用,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此外,蟬蛻還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因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定喘丹」主治久患咳嗽、肺氣喘促、倚息難臥及「齁(鼻合)嗽」(類似現代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之喘鳴)。此類症狀多因肺氣壅滯、痰阻氣道,或寒邪伏肺所致,患者常見咳喘夜甚、呼吸困難,甚則不得平臥。方中強調「忌熱物」,推測其病機可能兼有肺熱或痰鬱化熱之傾向。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杏仁(去皮尖,炒):
- 苦微溫,歸肺、大腸經,傳統用於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炒製後減其寒性,增強降氣化痰之力,尤擅肅降肺氣以定喘。
- 現代藥理:含苦杏仁苷,可抑制呼吸中樞而鎮咳平喘。
馬兜鈴:
- 苦寒,清肺降氣、止咳平喘,主治肺熱咳喘。其性降泄,能清泄肺中鬱熱,緩解痰壅氣逆之證。
- 注意其「味苦性降」之特性,與杏仁協同增強肺氣肅降。
蟬蛻(洗去足翅,炒):
- 甘寒,歸肺、肝經,傳統用於疏風熱、利咽開音。炒製後減其寒性,兼能解痙止咳,尤適喉間痰鳴(齁嗽)。
- 現代推測:可能通過抗過敏、緩解氣管痙攣而減輕哮喘症狀。
煅砒(砒霜):
- 辛熱大毒,傳統用於劫痰定喘,主治寒痰壅塞之頑喘。煅製後毒性稍減,其性熱可祛沉寒痼冷,與馬兜鈴之寒性相佐,寒熱並調。
- 推測機理:微量砒霜可能抑制氣道炎症,或通過興奮交感神經暫時緩解支痙攣(古代用於急症治標)。
組方邏輯:
此方以「降氣化痰」為核心,結合「寒熱並調」與「標本兼治」:
- 止咳定喘:杏仁、馬兜鈴主降肺氣,蟬蛻解痙,三者協同緩解氣逆喘咳。
- 劫痰治標:煅砒攻逐頑痰,針對痰阻氣道之重症,屬「急則治標」之策。
- 調和寒熱:馬兜鈴、蟬蛻性寒,煅砒性熱,寒熱並用以適應複雜病機(如寒包火或痰熱互結)。
服用方法考量:
- 蔥茶冷服:蔥白辛散通陽,助藥力上行;茶清(淡茶)苦涼,既可佐製砒石熱毒,又能清上焦浮熱。冷服以防熱藥格拒,符合「忌熱物」之禁忌。
- 夜間服藥:哮喘多夜間發作,睡前服藥以抑病勢。
總結:
「定喘丹」為攻邪峻劑,適用於痰氣交阻、寒熱錯雜之頑固性喘咳。其配伍體現「降氣為主、寒熱並用」的思想,煅砒為關鍵猛藥,但需嚴格控制劑量。此方側重症狀緩解,非長期調養之方。
傳統服藥法
杏仁(去皮尖,炒,別研)1兩,馬兜鈴1兩,蟬蛻(洗去土井足翅,炒)1兩,煅砒2錢(別研)。上為末,蒸棗肉為丸,如葵子大。
每服6-7丸,臨睡用蔥茶清放冷送下。
忌熱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定喘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濟生續方》。 組成:杏仁(去皮尖,炒,别研)1兩,馬兜鈴1兩,蟬蛻(洗去土并足翅,炒)1兩,煅砒2錢(别研)。 主治:男子、婦人久患咳嗽,肺氣喘促,倚息不得睡卧,齁(鼻合)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