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吼丸

哮吼丸

XIAO H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青囊秘傳》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8%
脾經 20%
大腸經 14%
肝經 13%
膀胱經 7%
心經 6%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哮吼丸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利用其 潤肺止咳宣肺平喘 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哮吼症多由肺氣不利、痰濁壅盛引起,杏仁可以 疏散肺氣,化痰止咳,並 宣通氣道,平緩呼吸,從而緩解哮吼的症狀。

此外,杏仁還能 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壅肺引起的哮吼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哮吼丸中含有馬兜鈴,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止咳平喘: 馬兜鈴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所含的馬兜鈴酸能抑制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減輕氣道炎症,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2. 化痰止咳: 馬兜鈴可化痰止咳,對於痰多粘稠的哮喘患者,可起到潤肺化痰的作用,緩解呼吸道阻塞。

然而,近年來研究發現馬兜鈴屬植物含有腎毒性物質,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會損害腎臟。因此,哮吼丸的使用需嚴格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或長期服用。

哮吼丸中添加蟬蛻,主要基於其疏風散熱、止咳平喘的功效。蟬蛻為蟬的蛻殼,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熱外襲、肺氣鬱閉所致的哮喘、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蟬蛻能夠 宣散風熱,利肺氣,配合其他藥材,可達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目的,對哮喘患者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明顯療效。

哮吼丸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一、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降氣之效。哮吼多因肺氣上逆,痰濁壅肺而發,桑白皮能宣肺通竅,使肺氣宣降,痰濁得以排出,緩解哮喘、咳嗽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桑白皮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輔助治療因熱毒壅肺而導致的哮喘。對於風熱犯肺、痰熱壅肺引起的哮喘,桑白皮可以清熱解毒,使肺氣通暢,改善呼吸道炎症,從而緩解哮喘症狀。

哮吼丸中包含銀杏,主要基於其止咳平喘、化痰止癢的功效。

銀杏性味甘苦平,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平喘化痰止癢等作用。其所含的銀杏內酯、銀杏黃酮等成分,能擴張支氣管,改善肺部通氣功能,有效緩解哮喘引起的呼吸困難、喘息等症狀。同時,銀杏也能清除呼吸道炎症,抑制過敏反應,減少咳痰和哮喘發作頻率。

因此,銀杏作為哮吼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止咳平喘、化痰止癢的功效,有效緩解哮喘症狀。

哮吼丸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咳: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咳的作用。哮吼症多因肺氣不降,痰熱壅盛所致,白礬可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緩解呼吸道炎症。
  2. 燥濕化痰: 白礬還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哮吼症的痰液多為濕痰,白礬可將濕痰化為乾痰,有利於咳出,改善呼吸道阻塞。

總而言之,白礬在哮吼丸中發揮收斂止咳、燥濕化痰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哮喘發作,改善呼吸道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哮吼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哮」,即中醫所述之哮證,特徵為發作時喉中痰鳴有聲、呼吸急促困難,多因痰瘀伏肺,遇外邪或飲食誘發。古代醫家認為哮吼與「風痰壅肺」「氣道痙攣」相關,故方中以逐痰、平喘、解痙為核心。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分析

  • 杏仁(3錢):苦降肺氣,止咳平喘,宣通氣道。
  • 馬兜鈴(3錢):清肺降氣,化痰止咳,針對痰熱鬱肺。
  • 蟬衣(2錢):祛風解痙,緩解氣道攣急,擅治風邪引動之哮鳴。
  • 桑白皮(2錢5分):瀉肺平喘,利水消痰,疏導肺中水氣。
  • 白果肉(2錢5分):斂肺定喘,抑制氣道過度收縮,防肺氣耗散。
  • 白礬(5錢):燥痰劫痰,化頑痰膠壅,直攻痰伏窠臼。
  • 白信(砒霜,3分):大熱劫痰,破積平喘,古方用於寒痰壅盛之頑哮,藥峻卻效速。

2. 方劑結構與原理

  • 攻逐伏痰:白礬配白信,性烈而劫痰,針對頑固痰涎宿根。
  • 宣降肺氣:杏仁、馬兜鈴、桑白皮協同,一宣一降,調暢氣機。
  • 解痙止哮:蟬衣祛風解痙,白果斂肺防氣逆,共緩氣道痙攣。
  • 佐制與載藥:紅棗肉為丸,緩和諸藥毒性,綠豆大丸劑量小,冷茶送服以降火氣。

3. 治療思路
此方為「峻劑緩攻」之法,針對痰哮急性發作,以猛藥直折痰勢,兼調肺氣開合。白信(砒霜)雖毒性強,然古人用之「以毒攻痰」,量極微而配白礬、紅棗制其烈性,展現「痰瘀非峻藥不除」之傳統思維。

三、綜論

哮吼丸反映古代醫家對頑哮「痰壅氣閉」病機的處方邏輯,強調痰去則喘自止,非單純止咳,而重痰瘀標實之攻逐。其組方兼具「劫痰、平喘、解痙」三層次,但用藥峻猛,故劑型設計為小丸,以控風險而專攻病所。

傳統服藥法


杏仁3錢,馬兜鈴3錢,蟬衣2錢,桑皮2錢5分,白果肉2錢5分,白礬5錢,白信3分。
上為末,紅棗肉為丸 ,如綠豆大。
每服男7丸,女6丸,食後以冷茶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哮吼丸,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杏仁3錢,馬兜鈴3錢,蟬衣2錢,桑皮2錢5分,白果肉2錢5分,白礬5錢,白信3分。 主治: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