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5兩,白朮5兩,生薑屑8兩,厚朴4兩(炙),細辛4兩,橘皮3兩,桂心2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飲下之,初服10丸,1日2次。稍稍加至20丸。欲與前半夏丸間服亦得。
忌桃、李、雀肉、生蔥、生菜。
人參丸(《普濟方》卷二○六)、七味人參丸(《校注婦人良方》卷七)。用法中半夏丸,全稱「半夏二味丸」。
方劑組成解釋
- 人參:補氣健脾,益肺生津。
- 白朮:健脾燥濕,利水滲濕。
- 生薑:溫中散寒,止嘔止呃。
- 厚朴:行氣消積,燥濕化痰。
- 細辛:溫肺散寒,祛痰止咳。
- 橘皮:理氣和胃,燥濕化痰。
- 桂枝:溫經通絡,解肌發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發汗、升陽的作用,陰虛火旺、氣血不足者慎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嘔吐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七味丸, 出處:《外台》卷六引《許仁則方》。 組成:人參5兩,白朮5兩,生薑屑8兩,厚朴4兩(炙),細辛4兩,橘皮3兩,桂心2兩。 主治:積冷在胃,嘔逆不下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