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腰湯

輕腰湯

QING Y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二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肺經 19%
腎經 19%
胃經 16%
心經 6%
膀胱經 4%
肝經 4%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輕腰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腰痛多因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白朮能補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根本上改善腰痛。

二、補中益氣,強健腰脊:白朮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能補益中氣,使腰脊得到滋養,有助於緩解腰痛,並增強腰部的肌肉力量。

輕腰湯中包含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健脾除濕: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濕之功效。輕腰湯多用於治療腰膝酸軟、水腫等症狀,薏苡仁能幫助利水消腫,改善水濕停滯導致的腰膝沉重、肢體浮腫等症狀,並有助於健脾益氣,提升患者的體質。
  2. 舒筋活絡,改善腰部疼痛: 薏苡仁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所導致的腰部疼痛。輕腰湯中常配合其他具有舒筋活絡功效的中藥材,共同起到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效果,改善腰部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輕腰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益氣補虛: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益氣補虛的功效。輕腰湯主要針對腰膝酸軟、乏力等症狀,而茯苓可以補脾益氣,改善脾腎氣虛,從根本上改善腰膝酸軟的症狀。
  2.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可以去除體內濕氣,對於腰部積聚的水濕,可以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輕腰湯中其他藥物如杜仲、牛膝等也具有補腎壯腰、活血通絡的功效,與茯苓配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腰部痠痛、腫脹等症狀。

輕腰湯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有二:

一、 祛風濕止痛:防己性寒,入膀胱經,能祛風濕、止疼痛,對於腰部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輕腰湯主治腰痛,防己的祛風濕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病症。

二、 利水消腫:防己具有利水消腫功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利於消除腰部水腫,減輕腰部負擔。輕腰湯中常搭配其他利水消腫藥物,如茯苓、澤瀉等,共同發揮利水消腫作用,達到治療腰痛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輕腰湯」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房勞力役兼感風濕」所致之腰痛,其機理為腰臍氣機阻滯,風濕之邪乘虛內侵腎臟,膠着難出。患者臨床特徵為腰部沉重如負重物(「兩腰重如帶三千文」),活動受限(「不能俯仰」),屬虛實夾雜之證——腎氣耗損為本,風濕困阻為標。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藥物配伍與劑量特點

  • 白朮(1兩):健脾益氣為主,兼能燥濕,奠定中焦運化之力,使濕邪無滋生之源。重用至一兩,強調「健脾即所以治濕」之理,間接助腎氣化。
  • 薏仁(1兩):甘淡滲濕,協同白朮分消濕濁,尤擅舒筋緩急,針對腰部拘緊重着之症。與白朮等量,側重「通利關節」之效。
  • 茯苓(5錢):淡滲利濕,導水濕從小便而出,助白朮、薏仁形成「健脾—滲濕—利尿」之祛濕網絡。
  • 防己(5分):苦辛性寒,專走下肢祛風濕,用量極輕取其「宣通腰臍滯氣」之性,避免過瀉腎氣。

2. 組方邏輯與作用層次

  • 「利腰臍之氣」為核心:腰臍乃帶脈所繫,氣機樞紐。方中白朮、茯苓健脾以暢中焦,間接推動腰臍氣化;防己輕用,如風藥之「輕可去實」,宣通腰部鬱滯。
  • 祛濕不直攻腎臟:避開澤瀉、豬苓等強力瀉腎之品,改以薏仁、茯苓滲利濕邪,防己僅作引經藥,體現「邪去正不傷」之旨。
  • 「利濕即所以輕腰」:腰重如墜實為濕濁下注之象,通過健脾滲濕減輕局部壓力,使氣血得通,自然俯仰自如,故曰「不治腰而腰輕」。

3. 虛實處理策略

此方專為「標急」階段設計,風濕痹阻為當務之急,故以祛邪為主;然腎氣已因房勞受損,故強調「不可多服」,待標證緩解後需轉用補腎之法(如三聖湯),體現「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之分期論治理念。

4. 風濕與房勞交互病機

房勞耗腎精,力役傷脾氣,風濕外邪乘虛內襲,形成「脾虛濕聚→腎虛邪戀」之循環。本方 bypass 直接補腎,先斷濕邪依附之基礎(健脾),再開邪氣出路(利尿、宣通),為後續補益掃清障礙,屬「先通後補」之法。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薏仁1兩,茯苓5錢,防己5分。
利腰臍之氣,以祛風刮濕。
水煎服。連服2劑而腰輕矣。
此方惟利濕而不治腰,又能利腰臍之氣,一方而兩治之也。然不可多服者,以腎宜補而不可瀉,防己多用必至過泄腎邪。腎已無邪可祛,而反損正氣,故宜用補腎之藥(三聖湯),而前藥(本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肺結核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輕腰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白朮1兩,薏仁1兩,茯苓5錢,防己5分。 主治:利腰臍之氣,以祛風刮濕。主治:因房勞力役,又感風濕,腰臍之氣未通,風濕入於腎而不得出之腰痛,兩腰重如帶三千文,不能俯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