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授丹是中藥方劑中的一種,以其獨特的藥性和功效在中醫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組成中包含白礬,主要是由於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白礬又名明礬,性寒,味酸,能夠有效地收斂和止血,並且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這使得白礬在中藥方劑中可用於治療許多熱毒症狀,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
此外,白礬的收斂作用還能幫助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提高免疫力,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因此,在神授丹的配方中,白礬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也使其在臨牀應用中能夠發揮更廣泛的作用,達到清熱解毒、促進 healing 的目標。這種綜合性的療效使得白礬成為神授丹的關鍵成分之一。
神授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重要功效:
1. 開竅醒神:麝香氣味芳香濃鬱,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部,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對於神志昏迷、中風不語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2. 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麝香在神授丹方劑中起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授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瘍醫大全》,專治「牙疳」。牙疳在中醫範疇屬口腔潰瘍、齒齦腐爛之疾,多因熱毒上攻或濕熱腐蝕所致,症見齒齦出血、潰瘍流膿、口臭難忍,甚者牙齒鬆動脫落。其外用吹藥之法,直接作用患處,以解毒斂瘡、祛腐生肌。
二、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枯礬(七分)
- 性味酸澀寒,燥濕殺蟲、止血斂瘡。
- 枯礬煆製後收澀力強,可固化腐肉、減少滲液,適用於腐爛性瘡面,尤善治口腔濕爛。
白毯灰(三分)
- 「毯灰」可能為織物燃燼之炭類,古代常用布帛灰入藥,取其吸附穢濁、止血收濕之效。
- 炭類物質能吸附毒素,配合枯礬增強乾燥瘡面作用,助腐肉脱落。
麝香(一分)
- 辛香走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穿透力極強。
- 雖為牙疳熱證,少量麝香可引藥深達病所,疏通氣血壅滯,緩解腫痛;另能「以香辟穢」,除口瘡惡臭。
《瘍醫大全》增冰片(一分)
- 冰片辛涼,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為口腔瘍科要藥。
- 加冰片後,方劑清熱力增,尤宜於熱毒熾盛之牙疳,可緩解灼痛、促進黏膜修復。
三、治療原理
此方以 「燥濕斂瘡為主,解毒活血為輔」 為核心:
- 枯礬+毯灰 收濕化腐,快速凝固瘡面滲出物,形成保護層;
- 麝香+冰片 行氣活血、散鬱火,防藥性過於收澀而留邪,並緩解疼痛。
全方外治法契合中醫「去腐生新」理念,透過局部作用直接清除腐敗組織,促進健康肌膚再生。
四、適用證型推論
此方較適用於 濕熱夾毒型牙疳,症見:
- 齒齦腐爛流涎、污穢色暗,伴血水滲出;
- 口氣腥臭,疼痛難忍;
- 舌苔厚膩或黃濁。
若屬虛火上炎之牙疳(潰瘡色淡、久不癒合),恐辛燥之品助陰傷,需斟酌配伍。
傳統服藥法
枯礬7分,白毯灰3分,麝香1分。
上為末。
以竹管吹瘡上。
《瘍醫大全》有冰片一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授丹,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 組成:枯礬7分,白毯灰3分,麝香1分。 主治:牙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