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積藥

MO JI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4%
胃經 13%
心經 12%
大腸經 11%
肺經 8%
小腸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腎經 3%
膀胱經 1%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磨積藥」

中藥方劑「磨積藥」,主要成分為三稜、青皮、枳實、桃仁、大黃、桂枝、海藻,主治功效為鬱積。女人脅下有塊像手掌大小的腫塊,脈象澀滯,有時還會發熱,這在虛弱的身體中有多餘的氣鬱積,服用補虛藥後出現的情況。

方劑組成介紹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海藻:性寒涼、味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總結

中藥方劑「磨積藥」主要用於治療鬱積症狀,方中的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消食化積、清熱利尿等功效,可以幫助緩解脅下腫塊、脈象澀滯、發熱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桔梗6錢,枳殼6錢,青皮6錢,陳皮6錢,檳榔6錢,蓬朮6錢,三稜6錢,烏藥6錢,甘草6錢,茯苓6錢,半夏6錢,白朮6錢,針砂(醋炒)3兩,皂角1兩,生鐵4兩。
上藥各用5錢,好酒1瓶煮,各余下藥,碾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量虛實大小加減,用煮前藥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三稜、青皮、枳實、桃仁為君藥,具有行氣消積的功效;大黃為臣藥,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桂枝為佐藥,具有發汗解肌、調和營衛的功效;海藻為使藥,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消積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消積的功效,適用於積聚證。但本方大黃瀉下力強,孕婦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磨積藥, 出處:《袖珍》卷三。 組成:桔梗6錢,枳殼6錢,青皮6錢,陳皮6錢,檳榔6錢,蓬朮6錢,三棱6錢,烏藥6錢,甘草6錢,茯苓6錢,半夏6錢,白朮6錢,針砂(醋炒)3兩,皂角1兩,生鐵4兩。 主治:積聚。

磨積藥,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三。 組成:三棱(醋煮)1錢,青皮5錢,枳實5錢,桃仁5錢,大黃5錢,桂枝1錢半,海藻(醋煮)3錢。 主治:積聚。婦人脅下有塊,大如掌,脈澀,時作熱,此虛中有氣積,服補虛藥之後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