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紅湯
MEI H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梅紅湯中包含烏梅,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斂肺止咳:烏梅性酸斂,入肺經,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對於肺氣不固、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烏梅可以起到收斂肺氣,減少痰液分泌,緩解咳嗽的作用。
- 生津止渴:烏梅味酸,能生津止渴,用於治療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對於燥熱傷津、口渴咽乾,梅紅湯中的烏梅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緩解不適的作用。
梅紅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知母味苦寒,入肺、胃經,能清肺熱、降胃火,並能滋陰潤燥。梅紅湯以清熱解毒為主,知母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材,更有效地清熱瀉火,並滋陰生津,緩解熱毒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此外,知母還能清肺熱,對於梅毒所致的肺熱咳嗽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梅紅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其主要功效為:
- 潤肺止咳: 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對於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有效。
- 清熱化痰: 能清肺熱、化痰液,對於痰熱壅肺、咳嗽痰黃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因此,在梅紅湯中加入川貝母,可以加強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進一步改善咳嗽、痰多等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梅紅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化濕解暑: 藿香味辛性溫,具有化濕解暑、止嘔止瀉的功效。梅紅湯以治療暑濕所致的發熱、胸悶、嘔吐、腹瀉等症狀為主,藿香的加入可有效化解暑濕,緩解相關症狀。
- 芳香開竅: 藿香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暑濕易阻礙氣機,導致神志不清,藿香的芳香之氣可開通氣機,改善神志不清的症狀。
總而言之,藿香在梅紅湯中起到化濕解暑、芳香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更全面地治療暑濕所致的病症。
梅紅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梅紅湯通常用於治療肺虛咳嗽、氣喘等症狀,而五味子的加入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輔助主藥達到更好的療效。
- 固腎益精:五味子亦能固腎益精,滋養心脾,對於一些伴隨腎虛、心脾不足的咳嗽症狀,五味子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使治療更加全面。
梅紅湯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利濕: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梅紅湯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糜爛、牙齦腫痛等症,文蛤的清熱利濕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熱,緩解炎症。
二、軟堅散結:文蛤還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以幫助消除咽喉部位的腫塊,促進組織修復。梅紅湯中常配合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共同達到治療咽喉腫痛的目的。
梅紅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針對其補氣固表的功效。
方中以梅核仁、紅花為主,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可能導致氣虛,因此加入人參,可以補益氣血,固護正氣,避免活血化瘀過度,造成氣虛。同時,人參也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人參在梅紅湯中起到了補氣固表、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平衡藥性,增強療效。
梅紅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改善水腫。梅紅湯主治濕熱蘊結,導致小便不利、腹脹等症狀,而赤茯苓能利水滲濕,幫助去除濕熱,解除小便不利等症狀。
- 健脾和胃: 赤茯苓還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梅紅湯中加入赤茯苓,可以改善患者因濕熱蘊結引起的脾胃功能減弱,進而幫助消化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
梅紅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原因為其瀉熱通便之效。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火解毒、清熱通便的功效。梅紅湯主治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便祕等症。
大黃在方中可發揮以下作用:
- 瀉熱解毒: 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通便排毒: 促進腸道蠕動,清除積熱,緩解便祕,使熱毒得以排出。
因此,大黃在梅紅湯中起到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梅紅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梅紅湯中藥性偏寒涼,加入甘草可以減緩其寒涼之性,避免傷脾胃,使藥效更為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的作用。梅紅湯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甘草的補氣益脾作用可以增強患者的抵抗力,緩急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咳嗽、哮喘的症狀,解毒生津作用可以緩解因病引起的口乾舌燥等症狀,從而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梅紅湯」
梅紅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由以下成分組成:烏梅、知母、川貝母、藿香、五味子、文蛤、人參、赤茯苓、大黃、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藿香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梅紅湯」的主治功效
梅紅湯的主治功效是:傷寒時煩躁,說胡話,咽喉腫痛,口乾多渴。
用法用量
梅紅湯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注意事項
梅紅湯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應慎用。
總結
梅紅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止咳平喘、固澀收斂、補氣、補腎等功效。臨牀上,梅紅湯可治療傷寒時煩躁,說胡話,咽喉腫痛,口乾多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烏梅肉(炒)1兩,知母(焙)1兩,貝母(去心)1兩,藿香葉1兩,五味子1兩,蛤粉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大黃(銼,炒)1兩,甘草(炙,銼)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加小麥、竹葉,煎至6分,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服用後應注意補充水分,避免出現脫水。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梅紅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三。 組成:烏梅肉(炒)1兩,知母(焙)1兩,貝母(去心)1兩,藿香葉1兩,五味子1兩,蛤粉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大黃(銼,炒)1兩,甘草(炙,銼)1兩。 主治:傷寒煩躁狂言,咽膈壅悶,口乾多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