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平胬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收斂生津: 烏梅味酸性收,能斂肺止咳,生津止渴。胬肉為眼部黏膜增生,常伴有眼乾澀、分泌物增多等症狀。烏梅收斂作用可減少分泌物,同時生津潤燥,緩解眼部乾燥,有利於胬肉消退。
2. 抑菌消炎: 烏梅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抑制眼部細菌感染,減少胬肉形成的病因。
因此,平胬散中加入烏梅,可發揮收斂生津、抑菌消炎之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胬肉的目的。
平胬散中包含石膏,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渴之效。平胬散用於治療胬肉,即眼白長肉,屬於熱毒侵犯所致。石膏能清熱解毒,消散眼部熱毒,緩解胬肉增生。
- 清肺潤燥: 胬肉的形成常與肺熱、燥熱有關。石膏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清肺潤燥,滋陰降火,改善肺熱燥熱,從而改善胬肉症狀。
石膏在平胬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清熱解毒、消散胬肉的功效。
平胬散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胬肉的紅腫熱痛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散瘀消胬: 輕粉具有散瘀消胬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消散胬肉的瘀血,促進其消退。
輕粉為劇毒藥物,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平胬散中含有硼砂,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抑制細菌生長,緩解眼部炎症,對於胬肉引起的紅腫熱痛有一定的療效。
- 收斂生肌: 硼砂亦能收斂生肌,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減輕胬肉的增生,修復受損的結膜組織,達到治療胬肉的效果。
然而,硼砂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或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影響。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平胬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為外用散劑,專治瘡瘍癒合過程中出現「水腫胬肉」(即瘡面肉芽組織過度增生、水腫凸起)。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濕濁瘀滯、餘毒未清,導致瘡口新肉不斂、胬肉外翻。平胬散透過「祛濕收斂」之效,使凸起胬肉平復,促進瘡面平整癒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烏梅(君藥)
- 性酸澀,主收斂。
- 取其「腐蝕惡肉」之效,直接作用於異常增生之胬肉,使之乾癟。古籍《劉涓子鬼遺方》亦載烏梅外用能「去死肌、消胬肉」。
煅石膏(臣藥)
- 煅後性涼而收斂,長於清熱斂瘡。
- 配合烏梅增強吸水濕、消腫之效,抑制瘡面滲液,為後續生肌提供乾燥環境。
輕粉(佐藥)
- 為汞化物,具強力腐蝕性。
- 古代用以「去腐生新」,透過微量腐蝕作用剝脫過剩胬肉,然其毒性需慎用,僅限於局部頑固增生。
月石(硼砂,佐使藥)
- 性涼清熱,解毒防腐。
- 能緩解輕粉之燥烈,兼防瘡面繼發感染,助煅石膏清餘熱。
全方配伍思路
此方以「收斂+腐蝕+清熱」三法並行:
- 酸收腐蝕:烏梅與輕粉協力軟堅消胬,一緩一烈,避免過度損傷正常組織。
- 燥濕斂瘡:煅石膏吸附濕性分泌物,減少局部水腫。
- 清解餘毒:月石防止濕鬱化熱,截斷胬肉再生之因。
藉此標本兼顧,使瘡面水腫消、胬肉平,復歸正常癒合程序。
傳統服藥法
烏梅3錢,煅石膏1錢,輕粉1錢,月石2錢。
祛濕收斂,平胬肉。
直接撤布水腫胬肉的瘡面上,紗布壓扎。
新鮮瘡面,膿毒未淨者勿用;對汞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並遵醫囑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胬散,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烏梅3錢,煅石膏1錢,輕粉1錢,月石2錢。 主治:祛濕收斂,平胬肉。主治:各種瘡面水腫肉芽增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