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餅

PING AN BI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0.21)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9%
腎經 19%
肝經 19%
脾經 10%
肺經 10%
胃經 10%
小腸經 8%
大腸經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平安餅方劑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瀉: 烏梅性酸斂,能收斂腸胃,止瀉止痢。平安餅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久瀉不止等症狀,烏梅的收斂作用有助於固護脾胃,緩解腹瀉。

2. 生津止渴: 烏梅味酸,入肝肺經,有生津止渴之效。平安餅常被用於治療口渴、津液不足等症狀,烏梅的生津作用可以緩解口乾舌燥,補充津液。

因此,烏梅在平安餅方劑中扮演著收斂止瀉、生津止渴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久瀉不止、口渴等症狀,達到平安健體的效果。

平安餅的中藥方劑中包含輕粉,其主要原因在於輕粉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輕粉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常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它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夠幫助吸附體內的毒素與多餘的水分,有助於排毒和改善身體的代謝功能。

此外,輕粉在中藥方劑中的使用,可以幫助其他藥材的成分更好地發揮其療效。它的輔助作用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平安效果,使其在身心調理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特別是在製作平安餅時,輕粉能夠促進運氣與消化,使得餅的口感更加細膩,讓食用者在享用的同時,能夠感受到中藥的健康益處。

因此,輕粉在平安餅中的選用,不僅是為了提升其藥效,也增添了產品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平安餅」主治功效分析

平安餅,為中醫外科常用之外敷方劑,其組成為烏梅肉與輕粉。從歷代醫書之記載,可知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毒根凸起」之症,即瘡瘍潰爛後,傷口處有惡肉突出,形似根狀。綜觀古籍,其治療原理與功效可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1. 消腫止痛,促使毒根脫落:
    • 平安餅的主要作用並非直接腐蝕或「爛」去毒根,而是透過藥物的協同作用,使毒根逐漸失去活性,最終自然脫落。
    • 多本古籍皆強調,使用平安餅後,患者可於數日內達到「不癢不痛」的狀態,此乃方劑發揮療效之重要表徵。
    • 《外科全生集》明確指出:「往往有用降藥爛去者,此乃毆之速斃也。」強調不應以強烈腐蝕性藥物處理毒根,而平安餅則屬溫和有效的選擇。
  2. 適用於各類堅硬疔肉:
    • 《吳氏醫方彙編》提到平安餅「治一切堅硬疔肉」,擴大了其應用範圍,不僅僅限於毒根,對於其他堅硬的瘡瘍亦有療效。
  3. 拔毒祛腐,促進傷口癒合:
    • 雖然古籍未明確說明,但根據組成藥物之特性推測,平安餅應具有拔毒、祛腐之效,協助清除傷口內的毒邪,為傷口癒合創造條件。

治療原理

  1. 烏梅肉:
    • **收斂止瀉,生津止渴:**烏梅味酸,具有收斂之性,可收斂傷口之分泌物,減少滲出。其生津作用,有助於滋潤傷口,防止過於乾燥。
    • **解毒:**烏梅亦具解毒之效,可協助清除瘡瘍局部之毒邪。
  2. 輕粉:
    • **解毒殺蟲,消癬止癢:**輕粉具有解毒、殺蟲之效,可清除瘡瘍表面的毒素,並針對可能存在的細菌或寄生蟲發揮作用。其消癢作用可緩解患者之不適。
    • **收濕斂創:**輕粉能吸收傷口之濕氣,保持傷口乾燥,有助於傷口癒合。
  3. 配伍之妙:
    • 烏梅肉之收斂、解毒與輕粉之解毒、收濕相結合,能產生協同作用,共同發揮拔毒、祛腐、促進毒根脫落之效。
    • 古籍強調,兩藥需「和勻研不見粉亮為度」,即需研磨至極細,使藥物充分混合,方可發揮最佳療效。
    • 若藥膏過於乾燥,可加入少量津液(唾液)調和,但嚴禁加水,此亦為確保藥效之關鍵。

綜合分析

平安餅之治療原理,並非單純的以腐蝕性藥物強行去除毒根,而是通過藥物的協同作用,調整局部氣血平衡,拔除毒邪,促使毒根自行脫落。其特點在於溫和有效,避免了強力腐蝕藥物可能造成的損傷,符合中醫治療「癰瘍」之原則。配合內服託毒散以扶正祛邪,以及後續的保元湯、四物湯等調理氣血,可達到標本兼治之效。平安餅之組方雖簡,但其療效卻不可小覷,歷代醫家多有推崇,實為中醫外科之寶貴經驗。

總而言之,平安餅的療效在於其能溫和有效地促進毒根脫落,而非強行腐蝕。其配伍精巧,體現了中醫治病的辨證論治精神。

傳統服藥法


烏梅肉1錢,輕粉5分。
上同研,不見粉亮為度,如硬用津潤之,斷不可用水,研之成膏,照患口大小作薄餅幾個,以貼毒根。外用膏掩,日換1次,俟毒根不痛,落下乃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平安餅, 出處:《外科全生集》卷四。 組成:烏梅肉1錢,輕粉5分。 主治:癰瘍毒根凸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