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散

一味散

YI WE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寶諸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6%
脾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6%
大腸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一味散中包含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收斂止瀉:烏梅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其酸性可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並可結合腸道中的水分,使大便成形,有效治療腹瀉。

2. 斂肺止咳:烏梅亦有斂肺止咳之效。其酸味可收斂肺氣,並可抑制肺部炎症,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此外,烏梅還具有生津止渴、解毒消腫等功效,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味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載其主治「産後瀉不止」,乃針對婦人分娩後,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或因産後氣血耗傷,中焦虛寒,導致水穀不化、下利不止之證。傳統中醫認為,産後多虛多瘀,瀉痢易耗氣傷陰,故需斂澀止瀉兼調和中焦。

組成與邏輯推理

本方僅以單味藥「烏梅」製散,其製法特殊:

  1. 烏梅炮製
    • 捶碎後穿竹杖,火上炙烤,可能意在加強其溫澀之性。烏梅本酸澀,經火炙後焦苦之味增,可增強收斂止瀉之效,且火製後緩和生烏梅之酸性,避免過伐胃氣。
  2. 服用法
    • 研末後以米飲調服。米飲(米湯)性甘平,能補益脾胃、顧護中氣,輔助烏梅斂瀉而不傷正,符合產後虛證調治原則。

治療原理

  1. 酸收固澀
    • 烏梅味酸,主入肝、脾、肺、大腸經,《本草綱目》言其「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其酸澀之性可固攝腸道,減少津液流失,對産後久瀉滑脫尤為適宜。
  2. 溫中止痢
    • 火炙後烏梅微具溫性,能緩和腸道虛寒,配伍米飲溫養脾胃,共奏溫中止瀉之效。
  3. 調和氣機
    • 産後氣血失調,烏梅酸甘化陰,兼可生津,防瀉利過度傷陰;米飲助胃氣升降,恢復中焦運化。

延伸思考

此方體現「簡而效專」之治法,針對産後特定病機(虛滑為主),單用烏梅重在「急則治標」,先斂瀉以存正氣。然若兼有外邪或濕熱積滯,單用恐力不足,需結合辨證加減。

傳統服藥法


烏梅不以多少(捶碎,以竹杖穿於火上炙)。
上為末。
米飲調服2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一味散, 出處:《産寶諸方》。 組成:烏梅不以多少(捶碎,以竹杖穿于火上炙)。 主治:産後瀉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