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藥神仙換肌丸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

DI ER YAO SHEN XIAN HUAN J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肺經 15%
胃經 12%
心經 11%
脾經 11%
腎經 11%
膀胱經 9%
大腸經 6%
三焦經 3%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白附子 在「第二藥神仙換肌丸」方劑中,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 溫陽散寒,祛風止痛: 白附子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白附子,可以溫暖脾腎陽氣,驅散寒邪,從而改善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肌膚問題,如風寒濕痺、麻木疼痛等。
  2. 解毒消腫,止癢去腐: 白附子還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止癢去腐作用。對於一些由毒素積聚或外傷感染引起的肌膚問題,如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白附子可以起到解毒消腫、止癢去腐的作用,促進肌膚癒合。

「神仙換肌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在於其行氣消積、殺蟲解毒的功效。

檳榔味苦、辛,性溫,入胃、大腸經。其性燥烈,可消積化滯,對於積滯腹脹、食積不化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此外,檳榔亦有驅蟲作用,可用於治療蟲積腹痛、蛔蟲症等。

在「神仙換肌丸」中,檳榔可幫助疏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同時也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達到換肌美容的效果。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中包含烏梢蛇,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烏梢蛇性溫,入肝經,善於祛風除濕,舒筋活絡,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有助於改善肌膚因風濕寒邪入侵而產生的病變。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烏梢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消散,並能消腫止痛,對於因血瘀而引起的皮膚問題,如色斑、暗沉、皺紋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神仙換肌丸」方劑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通絡,止痛消腫: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疏散風邪、通經活絡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腫脹,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祛風止痙,鎮驚安神:全蠍亦具有一定的鎮靜作用,可平息肝風、熄風止痙,對於因肝風內動而引起的抽搐、痙攣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因此,在「神仙換肌丸」中加入全蠍,旨在通過其疏風通絡、止痛消腫、祛風止痙等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沙苑子,亦稱沙苑子,是中藥的常用藥材,主要來源於植物的種子,具有多種藥理功能。其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如皁苷、黃酮及氨基酸等,這些成分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抗氧化及抗炎。對於「神仙換肌丸」這類方劑,沙苑子的加入可增強健腎益精的效果,有助於改善身體虛弱或疲勞的狀況。此外,沙苑子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的健康,因此對於希望透過調理達到美容效果的方劑來說,是一個理想的成分。

在「神仙換肌丸」中,沙苑子與其他藥材的配伍可以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進一步促進肌膚的修復與再生,達到「換肌」的目的。整體而言,沙苑子不僅對人體有補益作用,亦有助於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方劑中包含麻黃,其主要原因在於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通鼻竅之效。麻黃性溫,入肺經,能疏散風寒,發汗解表,有助於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風寒外襲所致的肌膚病變。此外,麻黃亦能通鼻竅,對於因風寒阻滯鼻竅所致的鼻塞、流涕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因此,麻黃在「神仙換肌丸」中,起著疏風散寒、解表發汗、通鼻竅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肌膚問題。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加入大風子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特性:

一、消炎止癢: 大風子油具有抗菌、消炎、止癢功效,能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細菌生長,緩解皮膚炎症,改善濕疹、皮癬等引起的瘙癢症狀。

二、促進傷口癒合: 大風子油富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皮膚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對於皮膚外傷、燒燙傷等,具有良好的修復作用。

因此,將大風子油加入第二藥神仙換肌丸,可增強其消炎止癢、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達到改善皮膚問題的目的。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牛蒡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如濕疹、瘡瘍等。
  2. 疏散風熱: 牛蒡子還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病,如風疹、蕁麻疹等。

因此,在神仙換肌丸中加入牛蒡子,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熱毒,疏散風熱,從而達到改善皮膚問題,促進肌膚健康的效果。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中包含烏頭,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烏頭性溫熱,具有強烈的祛風散寒功效,能深入經絡,驅散寒邪,對於風寒濕痺、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烏頭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有一定療效。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謹慎使用,且需由專業醫師指導,嚴格控制劑量,避免中毒。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元氣: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補脾益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其補益作用有助於提升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促進組織修復,對於因病虛弱或氣血不足者,能起到扶正固本之效。

2. 改善膚色:人參有益氣養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色蒼白、暗沉等問題,使面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人參還能滋潤肌膚,延緩衰老,提升整體氣色。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中加入黃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其能補益中氣,提升人體抵抗力,對於因氣虛導致的皮膚病、傷口難癒合等問題有輔助治療作用。
  2. 促進傷口癒合:黃耆具有促進細胞生長、修復組織的作用,能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改善皮膚狀態。

因此,黃耆在神仙換肌丸中能有效地補氣固表,促進傷口癒合,幫助恢復肌膚健康。

「神仙換肌丸」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在於其 祛風濕 的功效。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 祛風濕、通經絡、止痛 的作用。

該方劑旨在 改善皮膚濕疹、瘡瘍 等症狀,而獨活的祛風濕作用,可以疏通經絡、散寒止痛,有效改善因風濕所引起的皮膚問題。同時,獨活還可以活血化瘀,有助於清除皮膚組織中的毒素,促進皮膚再生,達到換肌的效果。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

蔓荊子性涼,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解痙的功效。它可以治療因風熱上襲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在神仙換肌丸中,蔓荊子可以幫助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促進皮膚排毒,改善面部色素沉著,達到美白煥膚的效果。同時,它也可以緩解因風熱上襲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使皮膚更加光滑細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名為「神仙換肌丸」,主治「大風」(即嚴重風疾,如麻風、頑固性皮膚病或風邪深入筋絡之證),且強調為服「神仙換骨湯」無效後的進階用方。其作用層次較深,目標為「換肌」,推測為祛除深層風毒、修復肌表病損,或調節氣血以更新肌膚。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祛風通絡為核心

  • 烏蛇、全蠍、白附子:烏蛇善走竄,祛風活絡;全蠍搜剔風邪,解痙止痛;白附子祛風痰,通絡散結。三者合用,針對風邪夾痰濕深入筋絡之證。
  • 麻黃、獨活、蔓荊子:麻黃開腠理散風寒;獨活祛下焦風濕;蔓荊子清頭目風熱。共奏表裡風邪並治之效。

2. 攻毒殺蟲止癢

  • 大楓油(大風子油):古治麻風要藥,具強力殺蟲解毒之效,针对「大風」之皮膚潰爛、蟲毒內蘊。
  • 檳榔、隨風子:檳榔行氣破滯,隨風子(或為「大風子」別稱)協同大楓油攻毒,祛除濕熱蟲積。

3. 扶正固本

  • 人參、黃耆、沙苑蒺藜:人參補元氣,黃耆益衛固表,沙苑蒺藜補腎益精。三者扶助正氣,避免峻藥傷正,體現「攻補兼施」思路。
  • 白沙蜜:和藥解毒,緩和諸藥燥烈之性,兼能潤燥。

4. 調和氣血

  • 川烏(炮):溫經散寒,活血止痛,針對風寒濕痺之痛。
  • 牛蒡子:宣肺利咽,透散風熱,助肺氣宣降以調節肌表氣血。

綜合治療機理

此方以「搜風透毒」為主,結合「殺蟲、活血、補益」三法,針對「大風」病機中的風毒深伏、氣血瘀滯、正虛邪戀等關鍵環節。其邏輯層次如下:

  1. 外透內攻:麻黃、烏蛇等開表透邪,大楓油、檳榔等內清蟲毒。
  2. 標本兼治:以祛風攻毒治標,人參、黃耆等扶正固本,避免風邪再犯。
  3. 動靜結合:全蠍、川烏等動藥通絡,蜜、沙苑蒺藜等靜藥守中,維持藥性平衡。

此方設計嚴謹,體現中醫「既病防變」思想,適用於風邪頑固、久治不愈之重症,然須辨證精準,非泛泛之風疾可輕用。

傳統服藥法


白附子5兩(不蛀),檳榔5兩,烏蛇1條(酒炙),全蠍2兩(去毒),沙苑蒺藜5兩,麻黃3兩(去節),大楓油6兩(真正道地者),牛蒡子5兩,隨風子5錢,大川烏3只(炮),白沙蜜30兩(煉和藥),人參3兩,黃耆2商,獨活3兩,蔓荊子4兩(焙)。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細嚼,江茶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第二藥神仙換肌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 組成:白附子5兩(不蛀),檳榔5兩,烏蛇1條(酒炙),全蠍2兩(去毒),沙苑蒺藜5兩,麻黃3兩(去節),大楓油6兩(真正道地者),牛蒡子5兩,随風子5錢,大川烏3隻(炮),白沙蜜30兩(煉和藥),人參3兩,黃耆2兩,獨活3兩,蔓荊子4兩(焙)。 主治:大風。服第一藥神仙換骨湯不應者,宜服此方。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