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調胃膏

人參調胃膏

REN CAN DIAO WE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7.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胃經 18%
肺經 18%
心經 17%
腎經 9%
肝經 4%
膀胱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調胃膏中加入人參,主要原因如下:

  1. 補氣健脾: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胃脘不適、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人參可以起到調和脾胃、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扶正固本: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對於脾胃虛弱、體質較差的人羣,人參可以起到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人參調胃膏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的功效。人參調胃膏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而白朮能補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2. 燥濕止瀉: 白朮能燥濕利水,對於脾胃濕氣重、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療效。人參調胃膏中加入白朮,能夠幫助脾胃去除濕氣,改善消化不良,進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人參調胃膏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嘔降逆: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降逆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胃寒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中散寒、止嘔降逆的作用,輔助人參調和脾胃,增強其療效。
  2. 芳香醒脾,助消化: 丁香氣味芳香,可醒脾開胃,促進消化。對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丁香能起到醒脾開胃、助消化的作用,提升人參調胃膏的功效。

人參調胃膏中加入乾薑,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人參調胃膏常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胃脘冷痛、食慾不振等症,乾薑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緩解胃寒症狀。
  2. 調和脾胃: 乾薑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寒導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乾薑的調理脾胃作用可以改善腸胃功能,增強消化能力。

人參調胃膏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 人參性溫,甘草性甘平,二者相配,可調和藥性,避免人參過於溫燥,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健脾和胃、緩解腹痛、解毒等功效,與人參一同使用,可增強補氣養血、益脾和胃的功效,更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人參調胃膏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和胃: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人參調胃膏以人參補氣為主,而赤茯苓則能輔助人參健脾和胃,避免單純補氣導致脾胃虛弱或積滯。
  2. 利濕化痰: 赤茯苓亦具利濕化痰之效。部分胃病患者可能伴有痰濕困阻,影響脾胃功能。赤茯苓加入方中,能幫助化解痰濕,改善脾胃運化,促進食慾,進一步提升調理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人參調胃膏」主治小兒霍亂吐逆,特點為「服藥不下」且伴隨「煩渴」。以下從傳統功效與組方邏輯兩層面分析:


一、傳統功效解析

霍亂吐逆指上吐下瀉、氣機逆亂之症。小兒臟腑嬌嫩,吐瀉過度易致津傷煩渴,而「服藥不下」更反映胃氣上逆嚴重,藥力難入。此方設計為蜜丸化水冷服,旨在:

  1. 降逆止嘔:冷服取「熱藥冷服」反佐之法,防藥液被拒隔而吐出,順應胃氣。
  2. 溫中復氣:吐瀉傷脾胃陽氣,症雖現煩渴(津傷之標),然本質多屬中焦虛寒,故以溫補為主。
  3. 生津除煩:冷服兼新水沉冷,既能緩解燥渴,又不礙方中溫藥之本功。

二、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可分三組,共奏調和脾胃、升降並行之效:

1. 補益中氣:人參、白朮、甘草

  • 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針對吐瀉後的氣津兩傷。
  • 白朮健脾燥濕,斷霍亂濕濁之源。
  • 甘草甘緩和中,協調藥性。
    此組重建中焦運化之基,使氣升津布。

2. 溫中止嘔:丁香、乾薑

  • 丁香專降胃氣逆止嘔,為「胃寒嘔逆之要藥」。
  • 乾薑溫中散寒,守而不走,與人參、白朮共助脾陽。
    此組針對「吐逆不下」之標,溫暖中焦以復升降之機。

3. 利水通陽:赤茯苓

  • 赤茯苓偏入血分,利水而不傷正,引濕濁下出,從小便分消。
    此藥巧妙解決霍亂濕濁內阻、煩渴(水飲不化津)之矛盾。

製劑特點

  • 蜜丸:甘緩護胃,延緩藥效,適合頻吐患兒。
  • 冷服法:既順應胃氣(防拒藥),又防溫藥助煩渴之標,體現「治本顧標」思路。

三、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以溫補中焦為主,佐以降逆、利濕,通過:

  1. 補虛: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2. 溫陽:散中寒以止吐瀉。
  3. 降逆:直接止嘔促藥力吸收。
  4. 利濕:分消水濕以除煩渴誘因。

全方標本兼治,寒熱互用(溫藥冷服),契合小兒霍亂吐逆之複雜病機。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1兩,白朮1兩,丁香1兩,乾薑(炮)0.5兩,甘草0.5兩,赤茯苓0.5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
每服1丸,熱湯化破,以新水沈極冷即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人參調胃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人參調胃膏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口乾口渴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調胃膏,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 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朮1兩,丁香1兩,乾薑(炮)半兩,甘草半兩,赤茯苓半兩。 主治:小兒霍亂吐逆,服藥不下,煩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