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復腎散中含有海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壯陽: 海馬性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溫腎助陽、強筋健骨等功效。其藥用價值在於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狀,與復腎散補腎益精的功效相契合。
- 活血通絡: 海馬亦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腎虛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對於一些因腎虛導致的腰腿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海馬的活血通絡功效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復腎散中加入土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利濕除痺: 土茯苓性寒,味甘淡,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除痺之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熱毒、濕邪、痺痛等症狀,土茯苓能有效地清熱解毒,利濕除痺,達到緩解病症的目的。
- 健脾益腎,扶正祛邪: 土茯苓兼具健脾益腎之效,可補益脾腎之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從根本上改善腎虛的症狀,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復腎散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止嘔: 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止嘔之效。腎虛常伴隨脾胃虛寒,導致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砂仁能溫暖脾胃,增進食慾,緩解嘔吐,改善腎虛導致的消化不良。
- 行氣化濕: 砂仁性溫燥,能行氣化濕,有助於促進腎氣的運行,改善腎虛導致的氣虛水停,例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復腎散中加入砂仁,可起到溫脾止嘔、行氣化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導致的脾胃不和、氣虛水停等症狀,達到扶正固本的效果。
復腎散中包含杜仲,主要因為其具有補腎壯腰、強筋健骨的功效。杜仲性溫,味甘,歸腎經,能補腎氣、益精血,並能強筋骨、固腰膝,對於腎虛腰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杜仲含有豐富的杜仲多糖、黃酮類化合物等有效成分,能夠促進腎臟血液循環,提高腎臟功能,改善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因此,杜仲被納入復腎散方劑中,旨在補腎固本,增強腎臟功能,達到治療腎虛相關疾病的目的。
復腎散中加入冬蟲夏草,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補腎益精: 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入肺、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止咳化痰的功效,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乏力、耳鳴、陽痿早洩等症狀,提升腎臟功能。
二、 扶正固本: 冬蟲夏草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對於腎虛體弱、易感風寒者,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改善整體體質。
因此,復腎散中加入冬蟲夏草,旨在發揮其補腎益精、扶正固本的功效,更全面地治療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復腎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復腎散多用於治療腎陰不足、虛火上炎引起的症狀,而生地黃能滋養腎陰,抑制虛火,並能涼血止血,緩解熱毒所致的出血。
- 配伍增效: 生地黃與復腎散中的其他藥材,如山藥、茯苓等,具有協同作用。生地黃的滋陰作用,配合山藥的補腎健脾,茯苓的利水滲濕,共同達到滋陰補腎、清熱利濕的效果,使整體療效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復腎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腎功能不全(陰陽俱虛)」,其證候特徵兼見陰陽兩虛之象:
- 陰虛表現:口乾(然不欲飲)、舌嫩紅少苔、脈數。
- 陽虛表現:浮腫尿少、腰膝冷、四肢不溫、顔面青白、口唇淡、舌體肥大。
- 濕濁中阻:腹脹、惡心嘔吐、納呆,屬腎氣衰敗,濕濁內停,升降失司。
- 氣機壅滯:呼吸氣短、脈沉弦,提示腎不納氣,水氣凌肺。
綜觀之,此證乃腎中陰陽俱損,兼濕濁瘀滯,病情深重。方劑立意以「補陰培陽」為核心,兼顧標本,調和陰陽,佐以化濕降濁。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血肉有情之品,峻補腎之陰陽
- 廣狗腎、鹿腎、海馬:
三者皆為動物性補益藥,直入腎經。狗腎(犬科動物陰莖及睾丸)與鹿腎(鹿科動物陰莖及睾丸)性溫,補腎陽、益精髓;海馬助陽納氣,針對陽虛不能化氣行水之浮腫。 - 冬蟲草、淡菜、鮑魚、杞果:
冬蟲草平補肺腎之陰陽;淡菜(貽貝肉)滋陰潛陽,鮑魚養肝腎之陰,杞果(枸杞)益精血,四者共濟陰虛之本,並制溫陽藥之燥性。
2. 通調水道,滲利濕濁
- 土茯苓、鹿角菜、頭髮菜:
土茯苓解毒除濕,通利關節;鹿角菜(海藻類)與頭髮菜(發菜)鹹寒軟堅,利水消腫。此三藥針對濕濁內停之尿少浮腫,助濕邪從下而解。
3. 輔佐運化,固攝下元
- 杜仲炭、酒生地:
杜仲炒炭增強溫腎固攝之效,強筋骨;酒生地(地黃酒製)養陰涼血,兼活血,防滋膩礙胃。 - 砂仁:
醒脾化濕,行氣和中,緩解腹脹嘔逆,使補而不滯。
4. 用藥思維與配伍特點
- 陰陽並補:
方中溫陽藥(狗腎、鹿腎、海馬)與滋陰藥(冬蟲草、淡菜、杞果)並用,暗合「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理。 - 標本兼治:
補益肝腎為本,利濕降濁為標,尤以土茯苓、砂仁等化解濕毒,對應腎病濕濁蘊結之病機。 - 「以形補形」思維:
腎臟疾病用動物腎臟(狗腎、鹿腎)及海洋生物(鮑魚、淡菜),取同氣相求之意,強化靶向作用。
5. 劑型設計原理
製為散劑,一則便於久服緩圖,二則部分藥材(如海馬、動物腎臟)腥味重,散劑可掩味,以淡鹽湯送服,引藥入腎,兼助利水。
總結
復腎散以補腎填精為主軸,陰陽雙調,輔以滲濕化濁,適用於腎功能不全屬陰陽兩虛夾濕者。其組方體現「補虛不戀邪、祛邪不傷正」的治療策略,通過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真元,結合利濕藥疏導病理產物,對複雜虛損證候具有標本兼顧之效。
傳統服藥法
廣狗腎2具,海馬50克,鹿腎1對,土茯苓200克,淡菜100克,鹿角菜50克,鮑魚50克,頭髮菜50克,砂仁50克,杜仲炭50克,杞果100克,冬蟲草50克,酒生地50克。
補陰培陽。
上為細末。
每服10克,以淡鹽湯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益精、溫陽利水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復腎散, 出處:《千家妙方》引任繼學方。 組成:廣狗腎2具,海馬50g,鹿腎1對,土茯苓200g,淡菜100g,鹿角菜50g,鮑魚50g,頭發菜50g,砂仁50g,杜仲炭50g,杞果100g,冬蟲草50g,酒生地50g。 主治:補陰培陽。主治:腎功能不全(陰陽俱虛)。浮腫尿少,腹脹,惡心嘔吐,納獃,呼吸氣短,不能平卧,口乾不欲飲,腰痠膝冷,四肢欠溫,顔面青白,口唇淡,舌體肥大,質嫩紅,少苔,脈沉弦而數,證屬陰陽兩虛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