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琥珀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為了其行氣止痛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燥濕止瀉的功效。在方劑中,木香可以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以及脾胃不和所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此外,木香還可以促進消化,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大琥珀丸中包含琥珀,其原因主要有二:
- 鎮驚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大琥珀丸中加入琥珀,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改善睡眠品質。
- 化瘀止痛: 琥珀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大琥珀丸中加入琥珀,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大琥珀丸中包含琥珀,是為了發揮其鎮驚安神、化瘀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琥珀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並緩解疼痛。琥珀本身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川芎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效果。
- 疏通經絡: 川芎性溫,可以溫經通絡,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到達病竈部位。琥珀具有鎮痛、安神的作用,川芎的加入可以促進琥珀藥效的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琥珀丸方劑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陽散寒,助琥珀驅寒止痛: 琥珀性溫,善於止痛,但其溫性較弱,遇到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效果不足。肉桂溫熱性強,可助琥珀溫陽散寒,增強其止痛效果。
二、引藥入經,增強藥力: 肉桂味辛,氣味芳香,可引導藥力直達經絡,促進琥珀藥效的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琥珀丸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大琥珀丸主要針對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而當歸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的效果。
- 補血養血: 當歸還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貧血,提高機體抵抗力。大琥珀丸中常伴隨其他補血藥材,當歸可與之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補血效果,增強治療效果。
大琥珀丸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痰濁阻絡導致的抽搐、痙攣、口眼歪斜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抑制風邪,化解痰濁,起到平息風痙的作用。
- 通絡散結:白僵蠶亦能活血化瘀,通經絡,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白僵蠶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白僵蠶在大琥珀丸中,主要發揮息風止痙和通絡散結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大琥珀丸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琥珀性燥烈,易傷脾胃,生薑性溫,味辛,可緩和琥珀之燥性,使其更易於人體吸收,避免副作用。
- 增強藥效:生薑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可輔助琥珀治療風寒感冒、痰濁咳喘等症。同時,生薑還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可以增強琥珀的止痛、抗炎等功效,提高療效。
大琥珀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促進傷口癒合:沒藥性溫,具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之效。其樹脂成分可促進傷口癒合,並減少感染風險。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瘀腫疼痛,與琥珀共用,可增強藥效。
2. 緩解疼痛:沒藥具有鎮痛作用,可減輕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適度。配合琥珀的鎮驚安神之效,可緩解疼痛引起的焦慮不安,促進身體康復。
大琥珀丸中加入薑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 薑黃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配合琥珀、乳香、沒藥等藥材,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 行氣止痛: 薑黃還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對於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脅脹痛、腹部疼痛等,薑黃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薑黃的加入可以提升大琥珀丸的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效果,使其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疾病。
大琥珀丸中包含蟬蛻,主要原因在於其 疏風止痙 的功效。
蟬蛻性味甘涼,入肺、肝經,具有 疏散風熱、止痙定驚、退翳明目 等功效。方中以琥珀為君藥,具有安神定驚、化痰開竅的功效,而蟬蛻則輔助琥珀,共同達到疏風止痙、清熱定驚的功效。
此外,蟬蛻還有 透疹 的作用,對於風熱所致的疹出不暢,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琥珀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述「婦人、室女百病」,涵蓋範圍廣泛,推測其核心在於調理氣血、通經活絡,尤其針對女性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諸證。從具體加減用法(如赤白帶下、經脈不通、心氣痛等)可知,本方側重於活血化瘀、溫經散寒,兼顧行氣止痛,適用於經閉、痛經、帶下、產後瘀阻及血瘀型疼痛等病症。
組成與邏輯推理分析:
活血化瘀主軸
- 琥珀:古人認為其能「安五臟、定魂魄」,兼能散瘀血、通淋閉,為本方君藥,主導活血利水之效。
- 沒藥、乳香:相須為用,活血止痛、消腫生肌,針對氣血瘀滯之痛證。
- 北亭(硇砂):破積消堅,化頑痰瘀血,助攻逐癥瘕積聚。
- 薑黃、當歸、京芎(川芎):三者協同,辛溫行氣活血。薑黃偏散寒瘀,川芎上行頭目、下通血海,當歸補血活血,共調衝任。
行氣解鬱輔助
- 木香:辛香走竄,理三焦滯氣,助氣行則血行。
- 白僵蠶、蟬殼:僵蠶化痰散結,蟬殼疏風透邪,推測用於兼夾風痰或皮膚癥狀(如風疹瘡癤)。
溫經散寒配伍
- 官桂(肉桂):補命門火,溫通血脈,散寒止痛,適用於下焦虛寒或血遇寒凝之證。
引經與藥衣增效
- 麝香、朱砂為衣:麝香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朱砂鎮心安神,兩者增強藥力穿透性,引藥入心肝血分。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通」為治,結合辛香溫通、活血散結、行氣解鬱之法,推測適用於氣滯血瘀兼寒之證。其作用途徑可能包括:
- 改善血行:通過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如當歸、川芎、乳香之效)。
- 鎮痛抗炎:沒藥、薑黃等成分降低前列腺素,緩解疼痛。
- 調節子宮機能:肉桂、當歸溫養衝任,琥珀可能調節平滑肌收縮。
加減配伍意義:
- 赤白帶下用荊芥酒:荊芥祛風胜濕,酒行藥勢,助化濕止帶。
- 經閉用虎杖、川芎:虎杖活血通經,輔川芎加強下行血海之力。
- 心氣痛佐生薑醋湯:生薑溫中,醋散瘀,協同本方行氣活血。
總結而言,大琥珀丸乃以活血化瘀為本,輔以行氣溫通,針對女性氣血瘀滯之複雜病機,體現「通則不痛」的傳統思維。
傳統服藥法
木香2兩(細切,微炒),琥珀2兩(生用),北亭1兩(以熱湯化為水,澄去砂石,取青者,自瓷器內熬成粉),京芎2兩(炒),官桂1兩(去皮),當歸1兩(略炒),白僵蠶1兩(揀直者,去絲取淨,用生薑自然汁於白碗內,焙乾),沒藥1兩(生用),薑黃1兩(略炒),蟬殼1兩(去土爪面,洗淨用之)。
上為末,別以乳香1兩,用水磨盡,香在水內,入少白麵糊為丸,如綠豆大,以好生朱砂1兩半,麝香1錢為衣,將朱砂、麝香末分三度上之,貴色勻也。
常服5丸,久病15丸至20丸,溫酒湯送下;每日2次。赤白帶下,煎荊芥酒送下;經脈不通,虎杖、芎、蜜同煎酒送下;心氣痛不可忍,生薑、醋湯送下;上喘咳嗽,訶子、人參煎湯送下;五勞,烏
有孕不得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大琥珀丸,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木香2兩(細切,微炒),琥珀2兩(生用),北亭1兩(以熱湯化爲水,澄去砂石,取青者,自瓷器內熬成粉),京芎2兩(炒),官桂1兩(去皮),當歸1兩(略炒),白僵蠶1兩(揀直者,去絲取淨,用生薑自然汁于白碗內,焙乾),沒藥1兩(生用),薑黃1兩(略炒),蟬殼1兩(去土爪面,洗淨用之)。 主治:婦人、室女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