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湯

TONG GU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元和紀用經》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胃經 17%
脾經 17%
大腸經 17%
腎經 9%
肺經 7%
膽經 7%
三焦經 7%
肝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通關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吳茱萸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導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等症狀,吳茱萸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症狀。
  2. 行氣止痛,化濕止瀉:吳茱萸同時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部脹痛。此外,吳茱萸還能化濕止瀉,對於脾胃虛寒、濕邪困脾導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有效。

因此,通關湯中加入吳茱萸,可以有效改善因寒邪、濕邪導致的脾胃不和、腹痛、嘔吐等症狀,起到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化濕止瀉的功效。

通關湯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通關湯旨在疏肝理氣、通絡止痛,木香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行氣止痛之效,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
  2. 健脾消食: 木香可健脾消食,促進消化吸收,並能緩解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通關湯常用於治療胃腸疾病,加入木香能增強其健脾消食功效,有利於恢復胃腸功能。

主治功效


疝氣。

傳統服藥法


吳萸3兩(入黑牽牛3兩同炒香熟,揀牽牛別取頭末半兩),青木香。
上為末,併入前牽牛末研勻。
每服方寸匕,以水3合,煎至7分上下,溫服,日3次。
方中青木香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通關湯, 出處:《元和紀用經》。 組成:吳萸3兩(入黑牽牛3兩同炒香熟,揀牽牛别取頭末半兩),青木香。 主治:疝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