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地黃丸

SI WEI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心經 16%
腎經 16%
肝經 16%
肺經 16%
胃經 8%
脾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四味地黃丸:滋陰補虛的中醫經典方劑


白朮:健脾益氣,祛濕止瀉

白朮是一味健脾益氣的中藥,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利水、滲濕、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體虛乏力、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此外,白朮還可以健脾去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腫痛、水腫等症。


茯苓:利水滲濕,益氣養神

茯苓是一種利水滲濕的中藥,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養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益氣養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生地黃是一味清熱涼血的中藥,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可以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適用於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等症。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菟蕬子:補腎益精,明目強腰

菟蕬子是一味補腎益精的中藥,性溫味甘,具有補腎、益精、明目、強腰等功效。菟蕬子可以補腎益精,適用於腎虛腰痛、小便頻繁、遺精滑精等症。菟蕬子還可以明目強腰,適用於目昏耳鳴、腰膝酸軟等症。此外,菟蕬子還可以補虛陰,適用於陰虛內熱、虛熱泄瀉等症。


總結

四味地黃丸是中醫治療虛症、勞症、腹內冷氣的經典方劑,具有補氣、利水、滲濕、清熱、涼血、滋陰、補血、健脾、益氣、養神等功效。四味地黃丸組成包括白朮、茯苓、生地黃、菟蕬子,具有多種藥理作用,應用廣泛,可以適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對於滋陰補虛有顯著療效。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焙)、白朮、白茯苓(去黑皮)、菟絲子(酒浸兩宿,別搗)各等分。
補腰膝,填骨髓,令人悅澤。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腹溫酒送下,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四味地黃丸由生地黃、白朮、茯苓、菟蕬子四味中藥組成。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生津的功效;白朮味苦、甘,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菟蕬子味甘、平,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的功效。四味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四味地黃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熟乾地黃(焙)、白朮、白茯苓(去黑皮)、菟絲子(酒浸兩宿,别搗)各等分。 主治:補腰膝,填骨髓,令人悅澤。主治:虛勞,腹內冷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