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味調經止痛散

四味調經止痛散

SI WEI DIAO JING ZHI T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29)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肝經 28%
脾經 21%
胃經 7%
肺經 7%
腎經 7%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味調經止痛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女性的月經問題及緩解經期疼痛。該方劑中的當歸,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視。當歸被譽為“婦科之聖藥”,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對於因血虛引起的經痛、經期不規則等症狀有著良好的調理效果。

當歸的化學成分包括多種有利於血液循環的活性物質,能促進血液流動,減少經痛的發生。此外,當歸在調和其他中藥成分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能讓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突出。此方劑中的其他成分,如白芍、川芎等,與當歸相互配合,能進一步強化其止痛效果,使得四味調經止痛散在臨牀上被廣泛應用。因此,當歸的參與,對於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及針對特定症狀的針對性有著重要意義。

四味調經止痛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止痙的功效。

延胡索,性溫,味苦辛,入肝、心、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對於女性經期前後的腹痛、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延胡索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月經。

此外,延胡索還能與其他藥物配伍,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在四味調經止痛散中,延胡索與川芎、香附、當歸等藥物共同作用,達到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有效改善女性經期不適。

四味調經止痛散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其具備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效,可有效改善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經期腹痛、痛經、經量過少等症狀。
  2. 溫陽散寒,調經止痛: 沒藥亦能溫陽散寒,對於因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也有一定的療效。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溫經散寒、調經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四味調經止痛散中加入沒藥,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止血及溫陽散寒的功效,以達到有效治療經期疼痛的目標。

四味調經止痛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是調和月經、緩解經痛。在這個方劑中,紅花作為重要的組成成分,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紅花,又名 safflower,主要含有豐富的香豆素、黃酮及多種活性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活化氣血,進一步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經痛。紅花的活血化瘀功能對於女性在月經期間常見的腹痛、經血不暢等症狀特別有效。

此外,紅花還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於減少女性在經期所引發的其他不適反應,提升整體的舒適感。它能夠調和陰陽,改善女性的生理健康,對於調節月經週期、促進新陳代謝亦有一定幫助。因此,紅花在四味調經止痛散中的加入,不僅平衡了方劑的整體效果,更加強了其針對女性特有生理特徵的針對性,使之成為一個有效的中醫調理方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味調經止痛散》方劑分析

一、古代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婦人月經將至或經行將盡時,前後數日腹痛」,屬古代「經行腹痛」範疇。其病因多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

  • 經前腹痛:多因肝鬱氣滯,血行受阻,不通則痛。
  • 經後腹痛:常因血虛失養,或血瘀未盡,經絡不暢所致。
    此方針對「血瘀兼氣滯」之痛經,以活血散瘀、調經止痛為核心,尤其適用於疼痛性質為「脹痛或刺痛,按之不減」者。

二、組成與配伍邏輯分析

1. 藥物組成與性味功效

  •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 養血活血,調經止痛,為婦科血證要藥。既能補血(血虛可養),又能行血(血瘀可通),尤擅調節月經週期氣血變化。
  • 玄胡索(延胡索)(辛苦溫,歸肝、脾經)
    • 理氣活血止痛,專攻「一身上下諸痛」,尤善疏通肝經氣滯血瘀,與當歸協力化瘀行滯。
  • 沒藥(苦平,歸心、肝、脾經)
    • 散瘀止痛,擅消血瘀經閉、痛經,其性偏散,與玄胡索共奏破滯之效。
  • 紅花(辛溫,歸心、肝經)
    •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偏走血分,能散經脈中瘀血,助當歸、沒藥暢通胞宮氣血。

2.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活血化瘀為主,兼顧行氣
    • 當歸、紅花搭配,一補一散,既防紅花耗血,又增強活血之效;
    • 玄胡索、沒藥相須,氣血並調,針對「痛由瘀滯,瘀因氣阻」之病機。
  • 酒引藥力,溫通經脈
    • 以醇酒送服,借其辛溫之性,助藥勢直達血分,增強行散止痛之功。

3.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本方雖主治經期腹痛,然其組方邏輯顯示,凡因「氣滯血瘀」所致之痛證(如產後腹痛、跌撲瘀痛),或可加減運用。


三、總結

此方以「通」為法,針對婦女經期氣血變動之特點,結合血瘀與氣滯雙重病機,通過活血養血、理氣止痛之配伍,達到「瘀去新生,疼痛自止」之效。其用藥簡練,力道集中,體現中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當歸、玄胡索、沒藥、紅花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2錢,醇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如果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四味調經止痛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一。 組成:當歸、玄胡索、沒藥、紅花各等分。 主治:婦人月水將來或將盡,前後數日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