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生散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促進消腫作用的中藥方劑,其組成包括罌粟殼。罌粟殼富含生物鹼,具有一定的鎮痛和抗炎作用,能夠用於緩解因腫脹引起的不適感。其性味微寒,對於熱毒所致的腫脹有良好的調理效果。此外,罌粟殼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助於收斂止痛,能夠幫助調理神經系統,減少疼痛感,對於某些病症的治療有輔助作用。
然而,由於罌粟殼中含有一定的生物鹼成分,因此在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產生不良反應。在組方中,罌粟殼的添加主要是為了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尤其是在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病症時,能夠幫助提升患者的舒適度。綜上所述,罌粟殼在四生散中的作用體現在促進癒合、減少疼痛及消腫等多方面。
四生散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補腎氣,烏髮黑髮: 黑豆性平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氣、烏髮生髮的功效。四生散本身為滋陰補腎、烏髮生髮的方劑,加入黑豆可增強其補腎益氣、烏髮生髮之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 降血壓,降血脂: 黑豆富含花青素、皁苷等成分,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四生散的組成中常加入其他滋陰補腎的藥材,若患者同時有血壓、血脂等問題,黑豆的加入可起到輔助降壓降脂的作用,使方劑更全面。
四生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四生散藥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避免傷及脾胃。
2. 補益脾氣: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之效,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易吸收,發揮其療效。同時,甘草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降低副作用。
總而言之,甘草在四生散中起着調和藥性、補益脾氣的作用,使其藥效更加穩定、副作用更小。
四生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四生散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加入生薑可溫暖脾胃,散寒止痛,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藥效。
2. 調和藥性:四生散中的其他藥材如白朮、茯苓等,偏於甘平或偏涼,加入生薑可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使藥效更加溫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生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本方古籍記載主治「下痢」,但從其組成藥物特性及用法(蔥汁調服、外敷)推測,此「下痢」可能非指一般腸胃泄瀉,而與跌打損傷、關節腫痛或風濕痹痛相關。古代醫籍中,「下痢」一詞有時被借喻為「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肢體痿弱或疼痛,類似「痢」之黏滯不暢狀態。方中多為活血散瘀、祛風除濕之藥,佐以外敷接骨,推斷其核心功效實為活血續筋、消腫定痛,適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腫、風濕痹痛等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散瘀組
- 生川烏、生草烏:大辛大熱,通行十二經,散寒逐濕,止劇痛(多用於風寒濕痹或跌打痛症)。
- 紅花、赤芍:活血通經,散瘀消腫,改善局部血滯。
- 紅曲:化瘀和血,兼能健脾助運化(古人亦用於跌撲傷損)。
續筋接骨組
- 續斷、骨碎補:補肝腎、強筋骨,促進損傷修復。
- 竹子青(疑為竹茹或竹瀝轉錄訛誤):清熱化痰,或取其纖維質助固定傷處(外敷時可能用作賦形)。
祛風化痰濕組
- 防風:祛風勝濕,解痙止痛。
- 生半夏、生南星:燥濕化痰、散結消腫,外用可麻木止痛(內服需謹慎,古人多配伍解毒藥)。
清熱涼血佐制組
- 川柏、生地:清熱涼血,制約烏附之燥烈,防瘀久化熱。
- 炒黑灰面(麵粉):和血止血,外敷時助黏附藥末,兼收斂之效。
三、方劑特點與原理
- 內外兼治:內服以活血通絡為主,外敷直接作用患處,強化消腫接骨之效。
- 攻補並行:既用烏附、紅花等峻藥攻瘀,又配續斷、骨碎補補益肝腎,符合「傷損後期宜補」之理。
- 寒熱調和:烏附之熱與川柏、生地之寒相制,避免過燥傷陰。
結論:本方實為骨傷科方,通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續筋接骨,治療跌打骨折及風濕痹痛,所謂「下痢」應與氣血瘀滯相關。其組方體現「急則攻邪,緩則固本」的治傷思路,外敷內服結合亦為古代傷科特色。
傳統服藥法
生川2錢,草烏2錢,竹子青5錢,防風3錢,紅花2錢,續斷3錢,骨碎補3錢,赤芍3錢,生半夏1錢5分,生南星1錢5分(炒),紅曲2錢5分,川柏3錢,生地1兩,灰面5錢(炒黑)。
接骨。
蔥汁和灰面、紅曲熬汁調服;滓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止瀉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生散, 出處:《醫方易簡》卷五。 組成:黃丹6兩,明松香6兩,生半夏6兩,生石膏3兩,熟石膏3兩。 主治:跌打損傷。
四生散, 出處:《得效》卷十二。 組成:罂粟殼(去萼蒂赤頰,半生半炙)、黑豆1合(半生半炙)、甘草(半生半炙)、生薑(半生半炙)。 主治:下痢。
四生散, 出處:《蘇沈良方》卷二。 組成:白附子(下注腳生瘡,用黑附子)、腎形沙苑、蒺藜、羌活、黃耆各等分。 主治:肝腎風毒,上攻下注,目赤癢痛,羞明多淚,鼻赤口瘡,腳膝生瘡,遍身風癬及婦女血風瘡。
四生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 四生散(《青囊全集》卷上。)出處:《青囊全集》卷上。組成:生川2錢,草烏2錢,竹子青5錢,防風3錢,紅花2錢,續斷3錢,骨碎補3錢,赤芍3錢,生半夏1錢5分,生南星1錢5分(炒),紅曲2錢5分,川柏3錢,生地1兩,灰面5錢(炒黑)。主治:接骨。 。 主治:接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