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蠍烏散中包含全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 蠍烏散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麻木不仁等症,而全蠍的寒性可祛除風寒濕邪,通絡止痛,並能有效緩解痺症引起的麻木不仁。
- 全蠍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 蠍烏散中其他藥材如烏梢蛇、蜈蚣等也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全蠍與之配伍,可相互協同,發揮更強的治療作用。
蠍烏散方劑中包含天麻,主要原因有二: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鎮痛的功效。蠍烏散主治風痰阻絡,肝風內動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症。天麻能平息肝風,解除痙攣,配合全蠍、烏梢蛇等藥物,可更有效地祛風止痙。
- 補益肝腎: 天麻具有補益肝腎之功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蠍烏散中常配伍補益肝腎的藥物,如當歸、川芎等,天麻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促進藥效的發揮。
蠍烏散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之功效。蠍烏散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而風濕痺痛的病機之一為濕邪阻滯經絡。蒼朮可以燥濕化痰,祛除濕邪,使藥物更易於到達病竈。
- 行氣止痛:蒼朮還具有行氣止痛之效。風濕痺痛常伴有疼痛,蒼朮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減輕疼痛。
因此,蠍烏散中加入蒼朮,旨在燥濕健脾,行氣止痛,提升藥物療效,更有效地治療風濕痺痛。
蠍烏散乃治風寒濕痺之名方,其組成包含烏頭,原因如下:
- 驅寒止痛: 烏頭性溫熱,入厥陰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能溫經散寒,緩解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
- 通經活絡: 烏頭能通經活絡,疏通經脈,改善風寒濕邪阻滯經脈所致的痺痛,配合其他藥物,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烏頭性劇烈,需謹慎使用,不可擅自服用,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蠍烏散中加入附子,乃因其寒毒與附子的溫熱屬性相輔相成,能達到溫陽散寒、解毒止痛的效果。
蠍烏散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痛,而附子性溫,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之功效。附子能溫煦陽氣,驅散寒邪,同時也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附子在蠍烏散中起到溫陽散寒、解毒止痛的關鍵作用,使其藥效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蠍烏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經年腰腳虛弱,筋骨疼痛,難于屈伸者」,即長期腰腿虛弱無力,關節筋骨痠痛僵硬,活動受限的病症。此類症狀多因風寒濕邪久滯經絡,或氣血不足、陽氣虛衰,導致筋脈失養、氣血瘀阻而成。方中以溫通散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為核心,針對慢性痺證而設。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全蠍(半兩)
- 性辛平,有毒,歸肝經,長於搜風通絡、止痛解痙,善治風寒濕痺久治不癒、筋脈拘攣。其走竄之力強,能深入經絡,驅除伏留之邪。
2. 天麻(3錢)
- 甘平柔潤,歸肝經,功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與全蠍相配,既能助其熄風解痙,又能緩和全蠍之燥烈,針對筋骨痹痛兼有肝風內動者(如肢體麻木顫抖)。
3. 蒼朮(1兩,炒黃)
- 辛苦溫燥,歸脾、胃經,為健脾燥濕要藥。炒製後溫性增強,能健運脾胃以化濕濁,兼散風寒,解決濕邪困阻筋骨所致之重著痠痛。
4. 草烏(2錢,生用)
- 辛熱大毒,歸心、肝、腎經,生用祛風濕、溫經止痛之力極強,擅治寒濕頑痺。與全蠍協同,可破陰凝、通陽氣,直達痼結之寒邪。
5. 黑附子(2錢,炮製)
- 辛甘大熱,歸心、腎、脾經,炮後毒性減而溫補腎陽、散寒逐濕之效存。能助草烏溫通十二經,提振陽氣以驅散筋骨沉寒。
6. 輔佐配伍
- 黑豆淋酒:黑豆活血利水,酒性溫通,可引藥直達病所,加強散寒活血之效。
- 服後麻痹感:方中毒性藥材(如草烏、全蠍)配伍酒服,短暫麻痹可能為藥力透達經絡之象,古代視為「藥氣行散」的表現。
三、方劑設計邏輯
此方以「溫通攻邪」為主,結合「祛風、散寒、除濕、通絡」四法:
- 草烏、附子溫陽破寒,針對沉寒痼冷;
- 全蠍、天麻熄風通絡,緩解拘攣疼痛;
- 蒼朮健脾燥濕,截斷濕邪之源。
全方偏於辛熱燥烈,適用於寒濕痺證日久、正氣未虛者,通過溫通經絡、開泄腠理,使氣血得行而痺痛自解。
四、潛在辨證要點
雖原文未言禁忌,然從組成推斷,此方宜用於:
- 實寒證:疼痛劇烈、遇寒加重、局部冷感、舌淡苔白膩。
- 若屬陰虛內熱或氣血虧虛者,則非所宜,恐耗傷陰血。
(注:以上分析純粹基於古籍記載與中藥傳統理論,不涉及現代臨床建議。)
傳統服藥法
全蠍半兩,天麻3錢,蒼朮1兩(去皮,炒令黃),草烏2錢(生用),黑附子2錢(炮,去皮臍,炒)。
上為末。
每服1錢匕,用黑豆炒熱淋酒調,熱服。藥氣所致麻痹少時,其病隨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蠍烏散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蠍烏散, 出處:《得效》卷九。 組成:全蠍半兩,天麻3錢,蒼朮1兩(去皮,炒令黃),草烏2錢(生用),黑附子2錢(炮,去皮臍,炒)。 主治:經年腰腳虛弱,筋骨疼痛,難於屈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