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散

破傷風散

PO SHANG FE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3.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肝經 28%
胃經 14%
心經 14%
腎經 14%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破傷風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燥濕解毒: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解毒、祛風止痛的功效。破傷風多因外傷感染引起,蒼朮可燥濕解毒,消除傷口處的濕邪,防止感染加重。

二、化瘀止痛:蒼朮亦有行氣止痛之效,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有助於傷口癒合,緩解破傷風引起的疼痛。

因此,破傷風散中加入蒼朮,旨在燥濕解毒,化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破傷風的目的。

「破傷風散」方劑中包含「烏頭」,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烏頭性味辛溫,入肺、腎經,有祛風散寒、止痛解痙之效。破傷風症乃外邪入侵、筋脈拘急所致,而烏頭能驅散寒邪,解除筋脈痙攣,從而緩解患者的肌肉痙攣、疼痛等症狀。

此外,烏頭可配合其他藥材,如防風、羌活、川芎等,以增強祛風散寒之效,並輔以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之藥,以達到整體治療破傷風的目的。烏頭的使用需嚴格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破傷風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破傷風散主要用於治療破傷風(又稱金瘡痙、傷痙)。破傷風在古代被認為是由外傷後風毒入侵經絡所致,臨床表現為牙關緊閉、角弓反張、肌肉強直性痙攣等症狀。此方以發汗解表、祛風散邪為主要治療思路。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

  1. 蒼朮(火燒)

    • 蒼朮經火燒後,辛香燥烈之性更強,具有發汗解表、燥濕健脾之效
    • 火燒可能改變其藥性,增強祛風散寒功效
    • 傳統認為能開腠理,促汗出而驅邪外出
  2. 草烏

    • 大辛大熱,有強力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作用
    • 能祛除經絡中的風寒濕邪,對肌肉痙攣有緩解效果
    • 與蒼朮配伍,增強祛風散寒之力

配伍邏輯

  • 發汗解表:兩藥合用,通過促進汗出以開泄腠理,使入侵的風毒邪氣隨汗而解
  • 溫通經絡:針對破傷風的經脈拘急、肌肉痙攣,以辛溫之品通絡解痙
  • 燥濕祛風:破傷風被認為與"風毒"相關,此方以燥烈之品祛風除濕

治療原理推理

  1. 汗法作用:通過發汗直接驅除體表及經絡中的邪氣,符合"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療原則
  2. 溫通止痙:草烏的溫熱性質可緩解寒性收引所致的肌肉強直
  3. 開泄腠理:火燒蒼朮的特殊炮製可能增強其開泄毛孔的作用,利於邪氣外出
  4. 酒服增效:以酒送服可增強藥力運行,促進發汗效果

此方體現了古代對破傷風"風毒在表"的認識,採取發汗祛邪的治療策略,藥物簡練而力專效宏。

傳統服藥法


蒼朮(火燒),草烏。
上為細末。
酒服之。汗出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破傷風散,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九。 組成:蒼朮(火燒)、草烏。 主治:破傷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