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哮喘萬靈膏中使用烏頭,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烏頭性熱,味辛,入肺、腎經,可溫肺散寒,驅散寒邪,緩解由寒邪入侵肺部引起的哮喘症狀。此外,烏頭還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可以緩解哮喘發作時的咳喘症狀。
然而,烏頭有毒性,且用量需謹慎,需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辯證論治,才能安全有效地應用於哮喘的治療。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舒緩氣管周圍的瘀血,有助於改善氣喘時胸悶、呼吸不暢的症狀。
-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 當歸能補血養血,滋陰潤燥,可緩解氣喘引起的氣虛、陰虛等體質問題,從根本上提升患者的抵抗力,減少氣喘發作的頻率。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白芷,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宣肺通竅: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能宣肺通竅,散寒止痛。哮喘患者常伴隨鼻塞、呼吸不暢等症狀,白芷可有效改善鼻塞,通暢呼吸,緩解肺氣鬱閉。
- 祛風止癢:白芷亦具祛風止癢之效,可用於治療因風寒或過敏引起的哮喘。哮喘發作時,患者常感到皮膚瘙癢、呼吸困難,白芷能驅散風寒,止癢止喘,緩解患者的不適。
因此,白芷在哮喘萬靈膏中,起到宣肺通竅、祛風止癢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哮喘症狀。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止咳化痰: 木鱉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其含有的生物鹼能抑制支氣管平滑肌收縮,並促進痰液排出,有助於緩解哮喘引起的咳嗽、喘息和痰多等症狀。
- 消腫散結: 木鱉子也具有消腫散結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哮喘患者因氣道炎症引起的肺部水腫和氣道阻塞,從而達到舒緩喘息、改善呼吸的效果。
總之,木鱉子在「哮喘萬靈膏」中的加入,可發揮其止咳化痰、消腫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哮喘病症。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白芨,主要是基於其止咳化痰、消腫止痛的藥理作用。
白芨性寒,味甘微苦,歸肺、胃經,具有潤肺止咳、消腫生肌的功效。其黏液質成分能覆蓋呼吸道黏膜,保護其免受刺激,並能吸附痰液,促進其排出。對於哮喘引起的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白芨能起到緩解作用。
此外,白芨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減輕氣管周圍組織的炎症,進一步改善哮喘症狀。因此,白芨成為哮喘萬靈膏中的一味重要藥材,有助於緩解哮喘的發作。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肺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哮喘常因肺氣虛寒,外感風寒而發作,肉桂可溫肺散寒,驅散寒邪,緩解哮喘症狀。
- 溫通經絡: 肉桂能溫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肺氣宣降,利於痰液排出。哮喘發作時,氣道阻塞,氣血運行不暢,肉桂可溫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緩解氣道阻塞,利於呼吸通暢。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化痰止咳: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化痰止咳的功效。哮喘病症常伴隨脾虛濕盛、痰濕阻肺,茯苓可健脾利濕,減少痰液生成,並利水消腫,減輕呼吸道阻塞。
- 補氣益肺,扶正祛邪: 茯苓兼具補氣益肺之功,能增強肺氣,提升機體抗病能力。哮喘發作時,肺氣虛弱,容易受外邪侵襲,茯苓可補益肺氣,增強肺臟抵抗力,減緩哮喘發作。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白蘞,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止咳化痰:白蘞性平味甘,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其富含多種有效成分,如皁苷、揮發油等,可有效緩解哮喘患者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有助於暢通呼吸道。
- 利水消腫:白蘞還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作用,可幫助排除體內積聚的水分,進而減輕哮喘患者因肺氣鬱結而導致的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
因此,白蘞作為哮喘萬靈膏的組成成分,可以起到綜合性的治療效果,有效緩解哮喘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豬牙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豬牙皁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哮喘發作時,常伴隨肺熱、痰多等症狀,豬牙皁可以清熱解毒,緩解肺部炎症,有助於止咳化痰。
- 止咳化痰:豬牙皁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利氣的功效。哮喘發作時,氣道阻塞,呼吸不暢,豬牙皁可以化解痰液,促進氣道通暢,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烏藥,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 烏藥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哮喘發作時,患者常伴有胸悶氣喘、呼吸不暢、疼痛等症狀,烏藥可以疏通氣血,緩解氣道痙攣,達到止痛的效果。
- 溫肺化痰: 烏藥還有溫肺化痰的作用,可幫助患者排出痰液,改善呼吸道黏液分泌,有助於緩解哮喘發作時的痰多、咳喘等症狀。
哮喘萬靈膏中包含桑枝,主要原因在於桑枝具有以下功效:
- 宣肺止咳: 桑枝性味苦寒,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風寒、風熱引起的哮喘咳嗽,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利水消腫: 桑枝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可改善因肺氣鬱滯導致的呼吸困難和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桑枝在哮喘萬靈膏中起到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哮喘症狀。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柳枝,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柳枝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對於哮喘患者,柳枝可以清熱解毒,消除肺熱,同時也能緩解氣喘、止咳化痰。
此外,柳枝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哮喘引起的肺部積水也有一定幫助。因此,在哮喘萬靈膏中加入柳枝,可以起到綜合治療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症狀。
哮喘萬靈膏中加入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槐枝性涼,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肺、痰熱壅肺引起的哮喘,槐枝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緩解喘息。
- 疏風散寒,止咳化痰:槐枝亦有疏風散寒的功效,對於因風寒襲肺引起的哮喘,槐枝能散寒止咳,舒緩氣道,減輕喘鳴。
總而言之,槐枝在哮喘萬靈膏中發揮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疏風散寒等功效,有助於改善哮喘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哮喘萬靈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膏方主要針對「多年咳嗽氣喘」,即慢性喘咳之證,其特點為病程纏綿、反覆發作。古人選用「三伏貼」與「冬至貼」的時機,順應「冬病夏治」、「夏病冬防」之理,透過外敷肺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為肺氣轉輸之處),激發陽氣、溫通經絡,以驅散肺中伏痰寒邪,緩解咳喘宿疾。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溫通散寒為核心
- 川烏、草烏、官桂:大辛大熱之品,能溫經散寒、逐痺止痛,針對寒痰壅肺或陽氣不足之喘咳,從根本上溫化寒濕。
- 白芷、烏藥:辛溫行氣,助川烏、草烏開腠理、散表寒,兼能通竅,改善氣機窒塞。
活血通絡以祛痰
- 乳香、沒藥(後下):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針對久病入絡之氣血瘀滯,間接助痰瘀分解。
- 當歸、桑枝、桃枝、柳枝、槐枝:枝類藥多具橫走肢節之性,配合當歸養血活血,通達經脈氣血,使藥力透入腠理。
消腫潰堅以除痰根
- 白及、白蘞、木鱉子:收斂生肌與散結並用,針對痰核久積可能形成的「巢囊」,軟堅散結以防痰濁再生。
- 牙皂:辛咸性烈,能「搜痰通竅」,直接開瀉痰濕壅塞。
引經與載藥之巧
- 連翹:清輕上行,既防溫藥過燥,又引藥力入肺衛。
- 麻油熬丹(黃丹):膏基具黏滯之性,使藥效緩釋並深透穴位,持續刺激肺俞穴,調整肺臟功能。
綜論治療原理:
此方以「溫通」為主軸,結合「化痰」、「活血」、「透絡」三法。透過外敷穴位,使藥性由表入裡,一方面溫化肺中寒痰,另一方面疏通經絡氣血,改善久病導致的氣滯血瘀痰凝狀態。選枝類藥與油膏劑型,增強藥力渗透,符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中醫邏輯。傳統節氣貼敷法(三伏、九九),更借天時陽氣助藥力深達病所,標本兼顧。
傳統服藥法
川烏6錢,草烏6錢,連翅8錢,當歸6錢,白芷8錢,木鱉8錢,白及6錢,官桂8錢,茯苓6錢,白蘞8錢,牙皂5錢,烏藥6錢,桑枝5錢,棗枝5錢,桃枝5錢,柳枝5錢,槐枝5錢。
上藥同麻油三斤先浸一宿,然後熬焦去滓,入飛黃丹一斤再熬至如漆色時,急以桃、柳棍二根攪至滴水成珠時,入乳香四錢,沒藥四錢,收膏備用。
用時以布或綾攤,貼肺俞穴(第3胸椎之下,旁開1寸5分),於初伏之日貼起,貼滿三伏;再於冬至之日貼起,貼至九九。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哮喘萬靈膏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 哮喘萬靈膏不宜長期服用。
- 哮喘萬靈膏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哮喘萬靈膏,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 組成:川烏6錢,草烏6錢,連翅8錢,當歸6錢,白芷8錢,木鱉8錢,白及6錢,官桂8錢,茯苓6錢,白蘞8錢,牙皂5錢,烏藥6錢,桑枝5錢,棗枝5錢,桃枝5錢,柳枝5錢,槐枝5錢。 主治:多年咳嗽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