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瀉導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瀉導湯常用於治療熱盛便祕,石膏可以清泄胃腸積熱,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 降逆止嘔: 瀉導湯也可用於治療胃熱上逆所致的嘔吐,石膏可以清熱降火,抑制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總之,石膏在瀉導湯中發揮著清熱瀉火、降逆止嘔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瀉導湯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和,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瀉導湯旨在通利大便、瀉火解毒,而茯苓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助於濕熱之邪的排出,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
- 健脾和胃:瀉導湯多用於濕熱蘊結所致的便祕、腹脹等症,而茯苓能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消化吸收,改善便祕症狀,並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減少副作用。
瀉導湯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將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有助於消除水腫、利尿通淋,改善因水濕停滯導致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
- 清熱解毒:滑石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利濕,對於因濕熱引起的腹痛、發熱、口渴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瀉導湯中加入滑石,可有效地利水滲濕、清熱解毒,達到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病症的效果。
瀉導湯中包含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滲濕:澤瀉性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瀉導湯旨在治療水濕停滯,導致小便不利、腹脹、水腫等症,澤瀉可幫助利水消腫,通暢水道,達到瀉導的效果。
- 健脾化濕:澤瀉同時具有健脾化濕的作用。水濕停滯容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虛不運,進而加重水濕。澤瀉可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水濕的代謝。
因此,澤瀉的加入有助於瀉導湯更有效地利水滲濕、健脾化濕,達到通利水道、消除水腫的目的。
瀉導湯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和藥性: 甘草性甘,味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解毒、緩和藥物刺激的作用。瀉導湯中含有許多苦寒藥物,容易損傷脾胃,而甘草能中和苦寒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副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例如,甘草能增強大黃的瀉下作用,幫助排毒通便。
瀉導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清熱瀉火:黃柏味苦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帶、解毒殺蟲的功效。瀉導湯主治濕熱蘊結,腸道積熱,導致便祕腹脹等症。黃柏的清熱瀉火之性,能有效消除腸道積熱,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通便排毒。
二、燥濕止帶:黃柏同時具有燥濕止帶的作用,對於因濕熱下注導致的帶下病,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瀉導湯中常與其他具有燥濕止帶功效的中藥材配合使用,共同達到治療濕熱下注之目的。
瀉導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用以緩解因腸胃燥熱、津液不足而引起的咳嗽。
川貝母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當腸胃燥熱,津液不足時,容易引起肺燥咳嗽。川貝母可清熱潤肺,化解痰液,使咳嗽得以緩解。此外,川貝母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輔助瀉導湯清熱瀉火,改善因熱毒引起的便祕等症狀。
主治功效
瀉導湯
瀉導湯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由石膏、茯苓、滑石、澤瀉、甘草、黃柏、川貝母等七味藥組成,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嘴巴生出瘡瘍。
藥方組成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可適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內服可配車前子、木通等品,治療小便不利、淋滴澀痛等症狀,也可配茯苓、薏米、車前子等同用,治療濕熱引起的水瀉。外用可治療濕疹、痱子等症狀。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澤瀉能通行小便,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被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澤瀉能清熱利尿,是中醫學中之澀精止遺要藥,主治遺精、早洩等男性疾病。澤瀉含多種有效成分,如澤瀉苷、澤瀉素等,能促進骨骼和肌肉組織細胞分裂和生長,提高骨骼和肌肉組織的強度和彈性,增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起到強筋骨的作用。澤瀉亦可止嘔,具平肝瀉火、疏通腸胃之效,可緩解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調節神經系統,減輕胃部不適、噁心感。
總結
瀉導湯主要用於嘴巴生出瘡瘍。方中石膏、茯苓、滑石、澤瀉同用,共奏清熱利尿之功;川貝母、黃柏同用,共奏清熱瀉火之功。全方合用,共奏清熱、消腫止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石膏1錢,茯苓2錢,滑石2錢,澤瀉1錢5分,甘草5分,黃柏,貝母1錢。
水煎服。小兒減半,二劑即用搽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瀉導湯,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二。 組成:石膏1錢,茯苓2錢,滑石2錢,澤瀉1錢5分,甘草5分,黃柏,貝母1錢。 主治:口生疳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