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米粥

Rice porridge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脾經 50%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1. 健脾補腎

    • 青粱米性平,味甘,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對提升人體的消化吸收能力有良好效果,適合脾胃虛弱之人。
  2. 清熱解毒

    • 青粱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幫助清理腸道,減少內熱,有助於對抗體內的毒素,適合出現口舌生瘡或皮膚炎症的患者。
  3. 養顏美容

    • 粥中含有高纖維及穩定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持久能量,幫助維持血糖穩定,對皮膚有滋潤作用,有助於女性養顏美容。
  4. 利尿消腫

    • 青粱米有助於促進體內的水分排出,可以對抗水腫,特別適合經期水腫或體內積水的人。

傳統服藥法


青粱米半升(淨淘)。
上以水3升,煮稀粥飲之。以愈為度。一方用米半升,水3升,爛研,取消飲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個人口味調整

    • 粥中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少量調味品,但糖、鹽的用量需適度,以免影響健康。
  2. 適應症及禁忌

    • 具體食用前,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尤其是有特定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患者,需注意攝取量及成分。
  3. 保存方式

    • 若粥剩餘,需冷藏保存於冰箱中,並在24小時內食用以保持新鮮。
  4. 過敏反應

    • 若首次飲用青粱米粥,應注意觀察自身是否有過敏或不適反應,如出現腹瀉或其他不適,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尋求醫療幫助。

粱米粥在中醫食療中佔有重要地位,適合日常保健,對促進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顏面神經麻痺半身或下肢麻木昏迷身體發低熱胃及十二指腸炎上腹胃脘痛胃潰瘍消化不良原發性高血壓胃腸脹氣

相同名稱方劑


粱米粥,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八。 組成:青粱米半升(淨淘)。 主治:消渴。

粱米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白粱米3合,荊芥1握,薄荷葉1握,豉3合。 主治:中風。心脾熱,言語謇澀,精神昏憒手腳不遂,口面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