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排風散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痙: 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止痙止痛的功效。排風散主治風邪入絡,所致的頭風眩暈、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天麻能有效平息肝風,緩解痙攣,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祛風止痙的功效。
- 疏通經絡: 天麻性平,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排風散中加入天麻,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進一步減輕風邪入侵所致的麻木、疼痛等症狀。
排風散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微溫,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排風散主治風寒襲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桔梗的宣肺利咽作用可有效緩解咽喉腫痛,改善呼吸道症狀。
- 散風解表:桔梗具有一定的散風解表功效,可配合其他藥材,如防風、荊芥等,共同發揮解表散寒的作用,有助於驅散風寒邪氣,緩解風邪引起的各種症狀。
排風散方中,包含防風,乃因其辛溫解表,祛風止痛之效。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能散寒解表,驅散外邪;又能祛風止痛,緩解風寒所致之頭痛、肢體痠痛等症。
排風散主治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清涕、惡寒發熱等症,而防風正好能疏散風寒、止痛解表,故方中收錄之。
排風散方中包含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 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排風散主治風邪外襲,引起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痙攣等症,烏梢蛇可通過祛風止痙,緩解患者的症狀。
2. 疏通經絡: 烏梢蛇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風邪入侵所致的經絡阻滯,達到治療目的。
排風散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固精縮尿的作用。排風散主治風寒襲肺,症見咳嗽、鼻塞、流涕等,五味子可斂肺止咳,緩解風邪對肺部的侵襲。
- 固表止汗:五味子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以收斂汗孔,防止汗液外泄,進一步增強排風散驅散風寒、固護表氣的效果。同時,五味子還能補腎氣,從根本上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
排風散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 辛溫解表 的功效。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可 散寒止痛,溫肺化痰。
方劑中加入細辛,一方面可以 驅散風寒,針對風寒表證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狀;另一方面,細辛也能 溫肺止咳,對於風寒引起的咳嗽,以及痰多而清稀者,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細辛的加入,有助於排風散 疏風散寒,溫肺止咳,更有效地治療風寒表證。
排風散中使用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易導致筋骨疼痛,而白芍能緩解這種疼痛,並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祛風寒濕邪。
- 調和藥性: 排風散中其他藥材如羌活、獨活、防風等,多屬辛溫解表藥,易於燥烈。白芍能緩解辛溫藥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刺激,達到更好的療效。
排風散中使用全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邪,止痙止痛: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較強的疏風解痙、止痛功效。對於因風邪侵襲所致的肢體麻木、抽搐痙攣、疼痛等症狀,全蠍能夠有效地驅散風邪,緩解痙攣,並止痛。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全蠍亦可活血化瘀,通經絡,對於因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也有較好的療效。此功效可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達到更有效的止痛效果。
排風散中加入全蠍,正是利用其疏風解痙、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邪侵襲、血瘀阻滯所致的各種疼痛症狀。
主治功效
排風散,主要成分:天麻、桔梗、防風、烏梢蛇、五味子、細辛、白芍、全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可以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可以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可以治療癲癇、驚風等症;祛風除濕可治眩暈、頭痛、麻痺等症;活絡止痛可緩解頭痛、偏頭痛等症狀。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
全蠍性味鹹、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可平肝息風,調和氣血,治療肝風內動、頭暈目眩、手足抽搐、癲癇狂躁等症。
排風散主治眼睛周圍的粘膜以及眼球表面有角膜翳,風邪牽引導致眼睛斜視和歪斜,眼皮發癢發紅,時常會出現嘴巴和眼睛的肌肉同時抽動,具有散風、解表、化痰、息風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8分,玄參7分,防風8分,沙參5分,天雄8分,薯藥10分,丹參7分,苦參8分,秦膠7分,山茱萸5分。
上為末。
空腹以防風湯送下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適合於風邪侵襲、氣血阻滯所致的兩瞼粘睛外障、風牽喎僻、瞼皮癢赤、時時口眼相牽而動等症。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排風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白附子1兩,麻黃1兩(去根節),天麻1兩,骨碎補1兩(去毛),白僵蠶1兩,羌活(去蘆頭)1兩。 主治:中風癱瘓。
排風散, 出處:《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三。 組成:天麻3兩,桔梗3兩,防風3兩,烏蛇2兩,五味子2兩,細辛2兩,芍藥2兩,乾蠍2兩。 主治:兩瞼粘睛外障。風牽喎僻,瞼皮癢赤,時時口眼相牽而動。
排風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六。 組成:防風1兩(去叉),秦艽1兩(去苗土),山芋1兩,吳茱萸1兩(湯浸,焙炒),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羌活(去蘆頭)半兩。 主治:鼻塞不通,不聞香臭,或生息肉,生瘡。
排風散,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天麻3錢,當歸4錢,赤芍3錢,茵陳3錢,苦參3錢,銀花3錢,膽草3錢,大黃3錢,防風3錢,羌活3錢,白芷2錢,全蠍1錢半,甘草1錢,地膚子3錢。 主治:皮翻粘瞼症。兩眼赤癢,略疼流淚,眼皮上下反粘,亦無雲翳,隻覺昏蒙。
排風散, 出處:《遵生八箋》卷五。 組成:人參3錢,丹參5分,防風3錢,天雄3錢(炮),秦艽3錢,山茱萸3錢,沙參2錢,虎骨(酥炙)5錢,山藥5錢,天麻6錢,羌活3錢。 主治:皮膚瘡癬疥癩,氣滿咳嗽,涕唾稠粘;肺有病,不聞香臭,鼻生息肉,或生瘡疥,皮膚燥癢,氣盛咳逆,唾吐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