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疝丹
QI SHAN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九十引《脩月魯般經》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1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七疝丹方中使用胡椒,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散寒止痛:胡椒性溫,味辛辣,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消食止痛之效。七疝丹主治疝氣,而疝氣多因脾胃虛寒、氣血運行不暢所致,胡椒可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疼痛,故列入方中。
- 活血化瘀:胡椒亦具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疝氣症狀。
此外,胡椒性辛辣,可引藥入經,有助於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綜上所述,七疝丹中使用胡椒,有助於溫散寒氣、活血化瘀,並促進其他藥物療效,故為方中不可或缺之藥材。
七疝丹方劑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止痛: 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瀉下逐水、消腫止痛之效。七疝丹主要用於治療疝氣,而黑牽牛能有效緩解因疝氣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 驅除蟲積: 黑牽牛亦有驅除蟲積之功效,而疝氣病症常與蟲積有關。黑牽牛能殺滅腸道寄生蟲,有助於改善疝氣病症,起到驅除蟲積的作用。
總之,黑牽牛在七疝丹方劑中發揮消腫止痛、驅除蟲積的作用,為治療疝氣提供重要藥力。
中藥方劑[七疝丹]的組成中,包含[斑蝥],因為斑蝥具有強效的散結消腫作用。斑蝥能夠有效改善由瘀血、積聚引起的症狀,如腫塊、硬結等。其具有散結消腫的功能,有助於緩解由血瘀或積聚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斑蝥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以避免引發副作用。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七疝丹方劑中包含巴豆,主要因其具有攻堅逐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巴豆為峻下逐瘀藥,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其毒性較強,可破血行瘀,消腫止痛,對於氣滯血瘀、腫脹疼痛之疝氣症狀,具有較佳的療效。然而,巴豆毒性較大,應由醫師處方,嚴格控制劑量,並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避免副作用。
七疝丹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疝氣多因氣滯血瘀、脾胃虛弱所致,木香可行氣止痛,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並有助於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 疏肝理氣: 七疝丹主要針對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疝氣。木香除了行氣止痛,還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使氣機通暢,有助於減輕疝氣症狀。
七疝丹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散寒,理氣止痛: 丁香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散寒之效,可溫暖腎陽,驅散寒邪,緩解疝氣疼痛。
-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丁香芳香走竄,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有助於改善疝氣所致的氣血瘀滯,減輕疼痛和腫脹。
總之,丁香在七疝丹方劑中,發揮溫腎散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疝氣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七疝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一切腎氣衝心危篤」,其症狀描述為「口吐冷沫、熱極氣喘,甚則牙關緊閉,不識人」,此屬中醫「疝氣」重症範疇。古代所謂「七疝」,泛指多種因寒邪、氣滯、血瘀導致之少腹急痛、睾丸腫痛或氣逆上沖之證。此處「腎氣衝心」乃下焦寒濁之氣上逆,閉阻胸陽,故見吐沫、氣喘、神昏等險症,屬陰寒內盛、氣機厥逆之危候。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溫散寒邪,破滯開結
- 胡椒、丁香、木香:辛溫香竄,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胡椒暖下焦而除冷沫;丁香降逆止嘔,木香調暢氣機,三者合用以解寒凝氣滯。
- 巴豆:大辛大熱,峻下冷積,尤善「開竅宣閉」。此方強調「去心盡油」以減其瀉下之性,轉而取其破陰凝、通閉塞之力,針對寒邪內閉、氣逆神昏之急症。
攻逐痰水,通絡散結
- 黑牽牛:苦寒瀉下,與巴豆相配,一寒一熱,共逐痰水積滯,導邪下行。
- 斑蝥:辛熱有毒,破血逐瘀、散結消癥。其「去頭足」減毒性而留其走竄之性,助通絡開閉,尤宜於寒瘀互結之疝痛。
劑型與服法奧妙
- 蔥汁為丸:蔥白辛溫通陽,取其自然汁製丸,增強宣通上下、開竅醒神之效。
- 臨發時減量服:發作時氣逆更甚,稍減丸數(12-14丸)以防峻藥傷正,展現「因勢調整」之思路。
推論可能功效機制
此方以「溫通峻攻」為核心,通過以下途徑取效:
- 辛熱破陰:寒氣上沖,非大熱不能散,故集胡椒、巴豆、斑蝥等熱藥,直折陰寒。
- 氣血水並治:牽牛逐水、斑蝥破血、木香行氣,共解痰瘀氣互結之病機。
- 急開閉塞:藉巴豆、斑蝥之毒性走竄,速通氣機壅閉,緩解暴厥。
此方屬古代「霸道」治法,針對寒疝暴症而設,其組方體現「以毒攻毒」「熱因熱用」之思維(假熱真寒時,投熱藥破陰凝),然須精準辨證為陰寒內閉方能投予。
傳統服藥法
胡椒(煉)360粒,黑牽牛(煉)360粒,斑蝥21個(去頭足),巴豆21個(去心,盡去油),木香2錢,丁香2錢。
上除巴豆外,共為細末,別研細巴豆,和諸藥,共乳勻,用生蔥自然汁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5丸,量病人肥瘦加減,溫鹽湯酒下;臨發時服,減作12丸或14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疝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七疝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九十引《脩月魯般經》。 組成:胡椒(煉)360粒,黑牽牛(煉)360粒,斑蝥21個(去頭足),巴豆21個(去心,盡去油),木香2錢,丁香2錢。 主治:一切腎氣,衝心危篤,口吐冷沫,熱極氣喘,甚則牙關緊閉,不識人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