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風流散

PENG SHI FENG LI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20%
肺經 15%
心經 8%
胃經 8%
膀胱經 6%
腎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6%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彭氏風流散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效。風流散以治療外感風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為主,石膏可有效清除體內積熱,緩解發熱、口渴、咽喉疼痛等症狀。
  2. 收斂生津: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之外,還具有收斂生津的作用。風流散除了治療熱證外,也適用於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石膏的收斂作用能減少津液流失,生津作用能補充津液,有效緩解口乾舌燥的症狀。

彭氏風流散方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風流散主治風濕痺痛,常伴有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白礬可以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止痛。
  2. 收斂固澀:白礬亦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收斂鬆弛的毛孔,防止濕氣外泄,加強止癢作用,同時也能減少因風濕痺痛引起的關節疼痛。

總而言之,白礬在彭氏風流散中發揮著燥濕止癢、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風濕痺痛引起的皮膚瘙癢、關節疼痛等症狀。

彭氏風流散中包含枇杷葉,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枇杷葉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風流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症,枇杷葉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二、 疏風解表,宣肺止咳:枇杷葉亦可疏散風熱,宣肺止咳,對於風熱襲肺,咳嗽痰黃,咽喉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彭氏風流散中加入枇杷葉,能夠起到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疏風解表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熱犯肺、咳嗽痰多的目的。

彭氏風流散方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 松香性燥,味苦,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風流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癬症等皮膚病,松香能有效去除濕氣,止癢止痛,促進皮膚癒合。
  2. 固澀收斂: 松香性黏,具有固澀收斂的作用。風流散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藥物,而松香則能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延長藥效,並防止藥液流失,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松香在彭氏風流散中起到燥濕止癢、固澀收斂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風濕皮膚病。

彭氏風流散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疾病,其組成中包括鉛丹。鉛丹,古代稱為"鉛藥",具強烈的藥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鉛,具有驅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風邪是多種病症的根源,對於風濕症狀尤為明顯,使用鉛丹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

然而,鉛丹的使用需要謹慎,因為其含鉛成分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中毒,影響腎臟和神經系統的健康。因此,在使用彭氏風流散時,需遵循醫師的指導,確保劑量和療程的安全。此外,近代醫學研究也逐漸提倡中藥方劑的現代化,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替代成分,減少鉛丹等有害物質的應用,維護患者的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彭氏風流散」

組成: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

  • 枇杷葉:性微涼、微寒,味苦澀,具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

  • 松香:性微溫,味苦,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化腐生肌、強筋骨、燥濕、生津止渴、排膿、外用消腫、拔膿、生肌之效。

  • 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

主治功效:

骨折。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一次。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禁用。

注意事項:

  1. 本方含有鉛丹,有毒,不可內服。
  2. 本方含有石膏,脾胃虛寒者慎用。
  3. 服用本方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4. 服用本方1周後症狀無改善,應及時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彭氏風流散」由石膏、白礬、枇杷葉、松香、鉛丹組成,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骨折。

傳統服藥法


石膏10兩(泥固濟,火煅),白礬(飛)2兩,枇杷葉少許,松脂1兩,黃丹1兩。
上為末。
傷經久者,藥水洗後用;若瘡乾,用油調敷。
新破傷,忌風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彭氏風流散, 出處:《永類鈐方》卷二十二。 組成:石膏10兩(泥固濟,火煅),白礬(飛)2兩,枇杷葉少許,松脂1兩,黃丹1兩。 主治:折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