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彭氏風流散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效。風流散以治療外感風熱、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為主,石膏可有效清除體內積熱,緩解發熱、口渴、咽喉疼痛等症狀。
- 收斂生津: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之外,還具有收斂生津的作用。風流散除了治療熱證外,也適用於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石膏的收斂作用能減少津液流失,生津作用能補充津液,有效緩解口乾舌燥的症狀。
彭氏風流散方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風流散主治風濕痺痛,常伴有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白礬可以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止痛。
- 收斂固澀:白礬亦具有收斂固澀之效,可收斂鬆弛的毛孔,防止濕氣外泄,加強止癢作用,同時也能減少因風濕痺痛引起的關節疼痛。
總而言之,白礬在彭氏風流散中發揮著燥濕止癢、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風濕痺痛引起的皮膚瘙癢、關節疼痛等症狀。
彭氏風流散中包含枇杷葉,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枇杷葉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風流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犯肺,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症,枇杷葉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二、 疏風解表,宣肺止咳:枇杷葉亦可疏散風熱,宣肺止咳,對於風熱襲肺,咳嗽痰黃,咽喉疼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彭氏風流散中加入枇杷葉,能夠起到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疏風解表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熱犯肺、咳嗽痰多的目的。
彭氏風流散方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止癢: 松香性燥,味苦,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風流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癬症等皮膚病,松香能有效去除濕氣,止癢止痛,促進皮膚癒合。
- 固澀收斂: 松香性黏,具有固澀收斂的作用。風流散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的藥物,而松香則能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延長藥效,並防止藥液流失,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松香在彭氏風流散中起到燥濕止癢、固澀收斂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風濕皮膚病。
彭氏風流散是一種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疾病,其組成中包括鉛丹。鉛丹,古代稱為"鉛藥",具強烈的藥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鉛,具有驅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風邪是多種病症的根源,對於風濕症狀尤為明顯,使用鉛丹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狀。
然而,鉛丹的使用需要謹慎,因為其含鉛成分對人體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中毒,影響腎臟和神經系統的健康。因此,在使用彭氏風流散時,需遵循醫師的指導,確保劑量和療程的安全。此外,近代醫學研究也逐漸提倡中藥方劑的現代化,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替代成分,減少鉛丹等有害物質的應用,維護患者的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彭氏風流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折傷」,即古代對外傷、筋骨損傷或皮肉破損的統稱。從用法記載「傷經久者,藥水洗後用;若瘡乾,用油調敷」可知,其適用於兩種情況:
- 久未癒合的外傷瘡口:以藥水清洗後外敷,促進收斂生肌。
- 新破傷口(初期):需避免風濕邪氣入侵,暗示此方兼有「防腐斂瘡」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分析
- 石膏(煅)10兩:
煅後性轉收斂,長於清熱止血、生肌斂瘡,為外治瘡瘍潰後不斂的常用藥。 - 白礬(飛)2兩:
煅後稱「枯礬」,具強效收斂燥濕、殺蟲止癢之功,助傷口乾燥防腐。 - 黃丹1兩(鉛丹):
辛微寒,外用可解毒生肌、收斂瘡口,古方多用於金瘡潰爛,但需注意其鉛毒性。 - 松脂1兩:
性溫,能生肌止痛、活血排膿,促進傷口癒合,兼具黏合藥粉之效。 - 枇杷葉少許:
苦平,外敷可清熱解毒,其微涼之性可制約他藥溫燥,或取其葉片膠質助黏附。
2. 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
此方以「煅石膏+枯礬」為主軸,強化收斂燥濕;輔以黃丹解毒、松脂活血生肌,枇杷葉佐制溫性並助清熱。整體藥性偏於:
- 收斂止血:煅石膏、枯礬緊密結合,加速瘡面乾燥。
- 防腐生肌:黃丹抑菌,松脂促進組織修復。
- 兼顧新舊傷:新傷避風濕防感染,久傷生肌促癒合。
3. 治療原理推論
古代折傷常見感染化膿,此方通過:
- 物理性收斂:煅石膏、枯礬吸附滲液,減少瘡面濕腐。
- 化學抑菌:白礬、黃丹對部分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真菌)有抑制效果。
- 促進修復:松脂活血改善局部循環,助組織再生。
總結
彭氏風流散為「斂瘡生肌」為核心的外治方,針對折傷後傷口久不癒或初期防邪入侵,結合吸附、殺菌、活血三類藥物,體現古代外傷處理「乾燥防腐為先,生肌修復為輔」的思路。
傳統服藥法
石膏10兩(泥固濟,火煅),白礬(飛)2兩,枇杷葉少許,松脂1兩,黃丹1兩。
上為末。
傷經久者,藥水洗後用;若瘡乾,用油調敷。
新破傷,忌風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彭氏風流散, 出處:《永類鈐方》卷二十二。 組成:石膏10兩(泥固濟,火煅),白礬(飛)2兩,枇杷葉少許,松脂1兩,黃丹1兩。 主治:折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