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羌活,主要考量其 祛風濕 和 解毒 的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溫,入膀胱、肝經。其具有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同時,羌活也具有一定的 解毒作用,可以治療風熱毒邪引起的瘡瘍腫毒。
因此,在活絡透毒飲中加入羌活,可以 疏風解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有效地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各種疾病。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活血化瘀: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瘀血等症狀,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從而緩解疼痛,消腫止痛。
2. 推動藥力: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藥物吸收和利用率,有助於其他藥物的有效發揮,提升藥效。在活絡透毒飲中,紅花有助於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透入病竈,達到治療目的。
活絡透毒飲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散風熱,解毒透疹: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毒透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麻疹、風疹等疾病,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合,可有效祛除體內邪熱,促進疹出,改善症狀。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荊芥同時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在活絡透毒飲中,荊芥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協同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牛蒡,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散風熱,解毒消腫: 牛蒡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因風熱邪毒引起的發熱、咽痛、口渴、皮膚紅腫等症狀,牛蒡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達到活絡透毒之效。
- 通利關節,消腫止痛: 牛蒡具有通利關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風濕痺痛、關節腫脹等症狀,牛蒡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因此,活絡透毒飲中加入牛蒡,能有效清熱解毒、通利關節,達到活絡透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其 疏通經絡、利水消腫 的功效。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腎經,能清熱利濕、通經活絡,對於因濕熱阻滯經絡而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木通亦具利尿消腫之效,可改善因水濕停滯導致的腫脹,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將木通加入活絡透毒飲中,可有效疏通經絡、消除炎症、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並緩解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和腫脹。
- 補血益氣,增強免疫力:當歸具有補血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加速傷口癒合。這對於感染導致的疼痛和腫脹有輔助治療作用。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 活血通絡: 川牛膝味苦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利濕消腫的功效。其藥性可有效改善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引藥下行: 川牛膝藥性偏於下行,可引導其他藥物下達病竈,加強藥效。在活絡透毒飲中,川牛膝可引導其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下行至患處,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止癢,透疹消斑: 蟬蛻性味甘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癢消腫之效。對於風熱毒邪引起的疹出不透、瘙癢難耐等症狀,蟬蛻可清熱解毒,促進疹出,達到透疹消斑的目的。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蟬蛻亦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症,可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因此,活絡透毒飲中加入蟬蛻,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活血化瘀,有助於治療風熱毒邪引起的皮膚病症以及風濕痺痛等疾病。
活絡透毒飲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脇脹痛、脘腹疼痛等。在活絡透毒飲中,青皮可幫助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炎症導致的疼痛不適。
- 消腫散結,化瘀止痛: 青皮還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可有效化解炎症引起的局部腫脹。此外,青皮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進一步緩解疼痛。
因此,青皮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疏通經絡,行氣止痛,更能消腫散結,化瘀止痛,是活絡透毒飲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活絡透毒飲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連翹性味苦寒,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善於治療溫熱病、癰腫瘡毒等症。方劑中加入連翹,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抑制其蔓延,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疏散風熱: 連翹還具有疏散風熱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若患者伴有風熱表證,加入連翹可協助散風解表,進一步促進病邪排出。
因此,活絡透毒飲中加入連翹,既可清熱解毒,又可疏散風熱,符合該方劑整體治療目標,有利於提升藥效。
活絡透毒飲中包含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解毒消腫: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脾經,具有通經活絡、清熱解毒之效。其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並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因熱毒瘀阻經絡所致的各種疾病,與活絡透毒飲的功效相符。
- 針對病症: 活絡透毒飲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瘡瘍、丹毒、無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症。地龍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能有效針對這些病症,促進毒素排出,緩解炎症反應,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絡透毒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出自《雜病源流犀燭》,主治「痘收靨時熱毒留連,愁容可掬,將來餘毒在所不免者」。意指痘疹(如天花、水痘等)雖表面結痂收斂,但熱毒未徹底清除,潛伏體內,可能導致後續餘毒發作(如癰瘡、關節腫痛等)。此時患兒神情憂鬱(愁容可掬),反映氣血不暢、毒邪內鬱。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組方結構與配伍思路
本方以「透毒外出」為主,兼顧「活血通絡」與「疏風散熱」,共分三組藥物:
透發解毒組
- 牛蒡、荊芥、蟬蛻:輕清上行,散風熱、透痘毒,助邪從表而解。
- 連翹:清心解毒,散結消腫,防止熱毒聚而成瘡。
活血通絡組
- 紅花、當歸、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避免熱毒瘀滯經絡。
- 地龍:通絡搜風,善治纏綿之毒邪閉阻。
疏利氣機組
- 羌活、青皮:羌活祛風勝濕,開鬱通痹;青皮破氣疏肝,助氣血運行。
- 木通:清熱利尿,導毒從小便出,使邪有出路。
(二)治療原理
透毒於表:
痘毒收斂後殘留肌腠,以辛散之藥(荊芥、蟬蛻)配合清解之品(連翹、牛蒡),使毒邪外透,防其內陷。活血防瘀:
熱毒易與血相搏成瘀,用紅花、當歸等活血藥,確保血行通暢,避免毒瘀互結引發後遺症。通利三焦:
木通利尿、青皮理氣、牛膝引藥下行,使毒分消於上下,不復留戀。
(三)可能功效延伸
此方不僅適用於痘後餘毒,凡「熱毒鬱結兼氣血不暢」之症,如風濕熱痹、皮膚瘡癤初起,亦可依證加減。整體體現「給邪出路、標本兼治」的治則,符合中醫「火鬱發之」的理念。
傳統服藥法
羌活、紅花、荊芥、牛蒡、木通、當歸、牛膝、蟬蛻、青皮、連翹、地龍各等分。
水煎,溫服。
五十八號困象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木二(《痧書》卷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活絡透毒飲是一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方劑,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痘收靨時熱毒留連,愁容可掬,將來餘毒在所不免者。但是,活絡透毒飲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活絡透毒飲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活絡透毒飲, 出處:《救偏瑣言》卷十。 組成:羌活、紅花、荊芥、牛蒡、木通、當歸、牛膝、蟬蛻、青皮、連翹、地龍各等分。 主治:痘收靨時熱毒留連,愁容可掬,將來餘毒在所不免者。
活絡透毒飲,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卷八。 組成:荊芥穗1錢,小青皮1錢,淨蟬衣1錢,青連翹1錢半,蜜銀花1錢半,炒牛蒡2錢,紫花地丁2錢,杜紅花5分。 主治:活絡,解毒,透斑。主治:痧因斑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