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導致的膿腫,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腫痛。
- 補血生肌,促進傷口癒合: 當歸同時具有補血生肌的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排膿的傷口,當歸可以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的癒合。
總而言之,當歸在排膿止痛膏中扮演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及補血生肌、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角色,有助於快速有效地治療膿腫,促進傷口恢復。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消腫排膿: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通竅、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膿腫、瘡瘍等病症,白芷能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二、止痛生肌:白芷還能活血化瘀,止痛生肌,對於傷口疼痛、難以癒合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排膿止痛膏中加入白芷,可以有效地促進膿液排出,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起到排膿止痛的功效。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經通絡,散寒止痛:桂枝性溫,味辛,入膀胱經,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可溫煦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消腫排膿:桂枝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炎症的消退,並促進膿液排出,從而達到消腫排膿的目的。
因此,桂枝在排膿止痛膏中起到溫經通絡、散寒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外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腫脹疼痛。
- 通絡止痛,排膿生肌: 川芎能通經活絡,解除經絡阻滯,緩解疼痛。其活血化瘀的作用,也能促進膿液排出,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川芎在排膿止痛膏中,能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達到消炎止痛的功效。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藁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止痛消腫:藁本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消腫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腫脹,藁本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排膿止痛。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藁本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炎症的消退,有利於傷口癒合。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 細辛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疼痛、腫脹,細辛可起到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進而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 活血化瘀,排膿生肌: 細辛辛溫走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組織的修復。同時,細辛亦能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排膿生肌的效果。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密陀僧,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炎止痛:密陀僧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膿瘡、傷口感染等引起的疼痛,密陀僧能夠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
- 生肌收斂:密陀僧能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膿液排出,防止感染,並加速創面修復。
因此,排膿止痛膏中加入密陀僧,能夠有效地達到排膿止痛、生肌收斂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
排膿止痛膏中的鉛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其主要成分為氧化鉛,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腫的功能,能夠幫助治療因熱毒積聚而引起的膿腫及疼痛等症狀。其作用機制主要在於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毒素的排除,從而減輕炎症反應。
然而,應注意的是,鉛丹的毒性及其潛在的副作用在現代醫學中已受到關注。鉛的積累可能對人體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在使用時必須謹慎選擇劑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引起重金屬中毒等不良反應。現在的中醫藥方劑通常會考慮安全性與有效性,可能會尋找其他無毒或副作用更小的替代成分來取代鉛丹。總的來說,鉛丹的使用需謹慎,以確保病患的健康安全。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麝香性溫通,具有開竅透骨、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加速膿液排出,並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芳香闢穢,解毒止癢:麝香氣味芳香濃烈,能驅散惡氣,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並可減輕皮膚瘙癢等症狀。
綜上所述,麝香在排膿止痛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改善臨牀療效。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鹿角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鹿角膠性溫,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作用。對於膿瘍形成過程中,因組織損傷導致的瘀血腫痛,鹿角膠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補益氣血,促進癒合:鹿角膠亦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膿瘍的癒合。同時,它能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加速傷口修復,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因此,排膿止痛膏中加入鹿角膠,能有效地促進膿瘍的消退和癒合,起到排膿止痛的效果。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蜂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促進癒合:蜂蠟具有良好的封閉性,塗抹於患處後能形成保護膜,隔絕外界刺激,防止感染,同時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
2. 緩解疼痛:蜂蠟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鎮痛作用,能夠減輕患處的疼痛感,並起到舒緩不適的作用。
總而言之,蜂蠟在排膿止痛膏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能保護傷口,又能緩解疼痛,促進癒合,是中藥方劑中常用的重要成分。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之效。對於瘡瘍腫毒、紅腫熱痛等症狀,可起到清熱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促進排膿: 硃砂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膿液排出,並減輕局部疼痛。
因此,在排膿止痛膏中加入硃砂,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促進排膿的綜合作用,有效治療膿瘡腫毒等疾病。
排膿止痛膏中的輕粉是中藥方劑中一個重要成分,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鈷,具有良好的輕質性和吸附性。在中醫理論中,輕粉的使用主要是基於其排膿和解毒的功效。它能有效減少炎症,促進傷口癒合,並且能夠吸附體內多餘的膿液,減輕痛感。
輕粉在外用膏劑中的使用可幫助藥物滲透至皮膚深層,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此外,輕粉的細微顆粒有助於形成一個保護膜,防止外界細菌的侵入,進而減少炎症的發生和擴散。
總之,輕粉的成分在排膿止痛膏中具有清熱解毒、促進癒合、排出膿液和減輕疼痛等多重作用,使其成為有效的外用藥膏。這些屬性使得輕粉在中藥方劑中佔有一席之地,為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
排膿止痛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及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苦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藥理作用。
對於膿腫、瘡瘍等病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代謝,並減輕局部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同時,乳香還有生肌止血的作用,有利於傷口癒合,促進膿液排出。因此,乳香成為排膿止痛膏中重要的組成成分,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排膿止痛膏 主治功效分析
排膿止痛膏,顧名思義,其主要功效在於「排膿」與「止痛」。根據《太平聖惠方》記載,此膏方主要用於治療「一切癰疽發背,潰後,日夜疼痛」。從組方來看,其治療原理是多方面的,綜合了散寒、活血、止痛、化瘀、收斂等功效,以達到排膿生肌、緩解疼痛的目的。
治療原理分析: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 方中當歸、川芎、乳香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因瘀滯而引起的疼痛,並有助於將膿液排出。
- 桂枝溫通經脈,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暢通,亦可緩解瘀滯之痛。
散寒祛風,止痛開竅:
- 白芷、藁本、細辛等藥材具有散寒祛風的功效,可驅散局部寒邪,緩解因寒邪侵襲而引起的疼痛。
- 細辛的止痛效果顯著,藁本亦有開竅止痛之功,能快速緩解疼痛。
收斂固澀,消腫止痛:
- 密陀僧、鉛丹、車粉等藥材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收斂瘡口,促進傷口癒合,並有消腫止痛之效。
- 密陀僧能收斂瘡口,鉛丹能鎮靜安神,車粉則可拔毒生肌,共同作用於傷口,促進痊癒。
補益氣血,促進生肌:
- 鹿角膠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能促進氣血生化,增強體質,為瘡瘍的癒合提供支持。
- 當歸不僅能活血,亦可補血,有助於改善瘡瘍潰後氣血不足的情況,促進生肌。
潤燥止痛,保護瘡面:
- 蜂蠟具有潤燥止痛,收溼斂瘡的作用,可保護瘡面,減少刺激,並有助於創面癒合。
其他輔助藥物: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的作用,能輔助其他藥物發揮功效,加速氣血運行。
- 硃砂則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之效,能輔助緩解因疼痛引起的煩躁不安,並可清解瘡毒。
**綜合而言,**排膿止痛膏的治療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一方面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疏通經絡,消除疼痛;另一方面則收斂固澀、解毒生肌,促進膿液排出,加速瘡面癒合。此方劑藥性偏溫,適用於癰疽發背潰後,瘡口膿液較多,疼痛明顯之證。其療效關鍵在於能改善局部微循環,消除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最終達到排膿止痛的目的。
此膏方能綜合解決潰瘍後期的多重問題,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在瘡瘍的治療方面,具有其獨特的臨牀價值。
傳統服藥法
油1斤,當歸1兩半,白芷1兩,桂心3分,芎藭1兩,藁本1兩,細辛3分,密陀僧1兩(細研),黃丹3兩,麝香1分(細研),鹿角膠1兩半,蠟3分,朱砂1兩(細研),鹽花1兩,膩粉3分,乳香3分(細研)。
排膿止痛。
上件藥,先取油,安鐺內,煉沸;當歸等六味細銼,下入油中,煎白芷赤焦色,綿濾去滓,淨拭鐺中油,卻安入鐺中;依前慢火熬,下蠟並黃丹,不住手以柳木蓖攪,候色黑,次下密陀僧、鹿角膠、鹽花,次下膩粉,次下乳香,次下朱砂、麝香等,慢火熬攪,候藥黑光,即滴入水內,如硬軟得所,藥成,入鈔鑼中待凝冷,即於淨地上安一宿,以物蓋,出火毒。
每用,故帛上攤貼,日再換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排膿止痛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三。 組成:油1斤,當歸1兩半,白芷1兩,桂心3分,芎藭1兩,藁本1兩,細辛3分,密陀僧1兩(細研),黃丹3兩,麝香1分(細研),鹿角膠1兩半,蠟3分,朱砂1兩(細研),鹽花1兩,膩粉3分,乳香3分(細研)。 主治:排膿止痛。主治:一切癰疽發背潰後日夜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