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毒紫金膏

結毒紫金膏

JIE DU ZI JI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性病》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4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肝經 28%
肺經 14%
膀胱經 14%
大腸經 14%
脾經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結毒紫金膏」中加入松香,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1. 消腫止痛: 松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外傷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傷口癒合。
  2. 粘合固定: 松香遇熱融化,冷卻後凝固,具有黏性,能將藥物緊密地黏附在患處,並起到固定敷料的作用,防止藥物脫落,延長藥效。

結毒紫金膏中加入白礬,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瘡瘍、濕疹、瘙癢等症狀,白礬能有效抑制炎症,減輕瘙癢,促進傷口癒合。
  2. 收斂生肌: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使組織收縮,減少滲出,幫助傷口癒合。同時,白礬還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細菌感染,促進創面癒合。

總而言之,白礬在結毒紫金膏中起到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瘡瘍、濕疹等皮膚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結毒紫金膏之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見於古代醫籍,主治「楊梅結毒」所致之皮膚潰瘍,症見患處腐爛、膿血淋漓、臭穢難聞。楊梅結毒為梅毒後期之皮膚病變,多因毒邪深伏、氣血瘀滯,久而化熱腐肉而成。膏方外敷可拔毒祛腐、斂瘡生肌,針對惡瘡膿腐不脫、新肉難生之證。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1. 明淨松香(松脂)

    • 性味苦甘溫,入肺、脾經,傳統用於「拔毒排膿、生肌止痛」。
    • 其黏稠之性可封護瘡面,形成保護層,防止外邪侵襲;另能吸附膿液,促進腐肉脫落。古代醫家謂其「黏滯拔毒」,尤適於久潰不斂之瘡瘍。
  2. 皂礬(煅赤,即綠礬煅製後之絳礫)

    • 煅後性燥,色赤入血分,具「燥濕殺蟲、蝕腐止血」之效。
    • 此處煅赤增強其燥性,可收斂瘡面滲液,抑制腐敗膿血;另能解毒殺蟲,針對楊梅結毒之濕熱蟲蝕病機。

配伍原理

  • 松香與皂礬協同
    松香以「拔毒黏腐」為主,皂礬以「燥濕蝕瘡」為要,二者相合,一拔一斂,既能清除深層膿腐,又能斂瘡減少滲出。
  • 香油調和
    香油(芝麻油)潤滑緩和,可減輕皂礬之燥烈,避免刺激瘡面;其本身亦有解毒生肌之效,助藥力滲透。

外治機轉推論

此方通過「物理拔毒」與「化學蝕腐」雙重作用:

  1. 松香黏附膿腐,隨換藥時機械性清除壞死組織。
  2. 皂礬之礦物性收斂與殺菌作用,抑制瘡面微生物滋生,改善局部濕熱環境。
  3. 二者共促瘡面由「腐」轉「新」,符合中醫「祛腐生新」之瘡瘍治療原則。

總結

結毒紫金膏以簡峻之組方,針對楊梅結毒之腐爛潰瘍,體現古代外治「以毒攻毒、燥濕斂瘡」的思路。其效重在「祛腐」而非「補益」,故適用於實證膿腐未清階段,後期需配伍生肌藥以收全功。

傳統服藥法


明淨松香1斤,皂礬1斤(煅赤)。
共研極細末。
香油調稠,先用蔥艾甘草湯洗淨患處,再搽此藥,油紙蓋住,以軟布扎緊,3日1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結毒紫金膏, 出處:《性病》。 組成:明淨松香1斤,皂礬1斤(煅赤)。 主治:楊梅結毒,腐爛作臭,膿水淋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