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葶藶五子湯
TING LI WU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臨證醫案醫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3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葶藶五子湯中包含葶藶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利水消腫: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腎經,具有強力利水消腫之效。其能瀉肺氣,利水滲濕,對於水腫、胸悶、氣喘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二、潤腸通便:葶藶子亦能潤腸通便,對於水腫兼有便祕的患者,能通利水道,促進排泄,有助於改善水腫症狀。
因此,葶藶五子湯中加入葶藶子,能發揮其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的功效,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葶藶五子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平味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本方主治水腫,常伴有咳嗽痰多,杏仁能清肺熱、化痰止咳,輔助利水消腫,增強療效。
- 降氣化痰:杏仁可降氣化痰,促進痰液排出。水腫患者常因氣機阻滯,水液停留,造成痰液壅塞,杏仁可幫助清除痰液,緩解水腫症狀。
杏仁的加入,既能潤肺止咳,又能降氣化痰,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利水消腫、宣肺止咳的功效,使葶藶五子湯的療效更加完善。
葶藶五子湯中加入萊菔子,是基於其利水消腫、通便潤腸的功效。
萊菔子性味辛溫,入肺、脾經,能消食化積,通利二便,對於水腫脹滿、大便不通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葶藶五子湯主治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症,其中五子指的是澤瀉、茯苓、豬苓、車前子、滑石,都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加入萊菔子,既能增強利水消腫之力,又能促進腸道蠕動,防止水腫加重。
因此,萊菔子在葶藶五子湯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水腫等病症的功效。
葶藶五子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化痰,宣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微苦,入肺經,具有潤肺化痰、宣肺止咳之效。葶藶五子湯以利水消腫為主,但很多水腫病症同時伴隨痰濕阻肺,咳嗽氣喘等症狀。川貝母的加入,可輔助利水藥物,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清熱解毒,輔助利水: 川貝母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葶藶、五味子等藥物,清熱解毒,減少炎症反應,促進水液代謝,提高利水消腫的療效。
葶藶五子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藥性: 葶藶五子湯以瀉水消腫為主,藥性偏寒涼。大棗味甘性溫,可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度損傷脾胃陽氣,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 補益脾氣: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旺,則水濕代謝正常,有利於水腫的消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葶藶五子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主治:小兒肺炎(尤以病毒性肺炎為主),症見痰鳴氣促、喘咳不止、胸悶腹脹等。
功效:本方能化痰定喘、降氣止咳,主要針對小兒肺氣壅塞、痰濁阻肺之證。因小兒肺臟嬌嫩,易受外邪侵襲,若痰熱內蘊,則氣機不暢,使肺失宣降,故見咳喘痰鳴;痰阻氣滯,則腹脹不舒。此方通過降氣化痰,使肺氣通暢,痰濁得泄,從而緩解喘咳腹脹諸症。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
本方共9味藥物,可分為以下幾組:
- 降氣化痰組:葶藶子(3克)、牛蒡子(6克)、炙蘇子(4.5克)、萊菔子(6克)、川貝母(4.5克)。
- 理肺止咳組:炒杏仁(6克)、炙橘紅(6克)。
- 調和護胃組:大棗(5枚,去核)。
邏輯推理與作用機制
- 葶藶子(瀉肺降氣):苦寒沉降,專瀉肺中水飲痰濁,適用於痰壅氣逆之喘咳,為本方主藥。
- 牛蒡子、炙蘇子、萊菔子(降氣化痰):三子共用,協同葶藶子降氣化痰。
- 牛蒡子:辛涼宣透,兼能清熱利咽,助肺氣宣散。
- 炙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偏於溫潤。
- 萊菔子:消食導滯,降氣化痰,兼顧腹脹問題。
- 炒杏仁、炙橘紅(止咳理氣):
- 杏仁:宣降肺氣,潤腸通便,助痰濁排出。
- 橘紅:理氣消痰,燥濕和中,增強化痰之效。
- 川貝母(清肺化痰):甘潤微寒,適用於痰熱咳嗽,尤宜小兒體質。
- 大棗(和中護胃):甘緩補脾,與葶藶子搭配,既可緩和其峻烈之性,又可防苦寒傷胃。
治療原理
- 以瀉代宣:葶藶子瀉肺逐痰,使痰濁從下而去,恢復肺氣肅降之能。
- 降氣與化痰並行:葶藶子、蘇子、萊菔子等協同降氣,杏仁、橘紅助其肅肺,形成「痰消氣降」的治療邏輯。
- 兼顧脾胃:小兒脾胃嬌弱,萊菔子助消食化積,大棗護胃扶正,防峻藥傷中。
此方結構嚴謹,針對痰壅氣逆之證,通過降瀉痰濁以達止咳平喘之效,適用於痰濕或痰熱鬱肺之小兒喘咳證。
傳統服藥法
葶藶子3克,牛蒡子6克,炙蘇子4.5克,炒杏仁6克,萊菔子6克,川貝母4.5克,炙橘紅6克,大棗5枚(去核)。
化痰定喘,降氣止咳。
上為粗末。
水煎約60毫升,分3次溫服。此為1歲小兒用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小兒肺炎(病毒性肺炎),痰鳴,喘咳,腹脹。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辛溫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葶藶五子湯,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組成:葶藶子3g,牛蒡子6g,炙蘇子4.5g,炒杏仁6g,萊菔子6g,川貝母4.5g,炙橘紅6g,大棗5枚(去核)。 主治:化痰定喘,降氣止咳。主治:小兒肺炎(病毒性肺炎),痰鳴,喘咳,腹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