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消食湯

生化消食湯

SHENG HUA XIAO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6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20%
肝經 20%
胃經 10%
肺經 8%
大腸經 5%
膽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3%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化消食湯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心包經,能活血行氣,溫經止痛,尤其善於治療肝氣鬱結、氣血不通所致的腹痛、胸悶、脅肋脹痛等症。

消化不良常伴有氣滯血瘀,導致腹痛、腹脹等症狀。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腸胃血液循環,促進消化功能恢復;行氣止痛作用可以緩解腹痛,有助於消化不良的康復。

生化消食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促進消化: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腸胃血液循環,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消食化積。
  2. 補血益氣,增強體質: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益氣、養血潤燥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羣,當歸可以起到補益作用,增強機體的消化吸收能力,從而促進食物消化。

總而言之,當歸在生化消食湯中扮演著活血化瘀、補血益氣的角色,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提高藥效。

生化消食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消化: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助消化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食積停滯等症狀,乾薑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腹痛、腹脹等不適。
  2. 調和藥性:生化消食湯中含有山楂、麥芽等涼性藥材,乾薑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防止藥性過寒,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加溫和有效。

生化消食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生化消食湯主要用於治療食積、腹脹、便祕等症,桃仁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吸收,並改善因食積導致的瘀血阻滯,緩解腹痛等症狀。
  2. 輔助消食: 桃仁中含有脂肪油和苦杏仁苷等成分,具有潤腸通便、消食化積的作用。與其他消食藥物配合使用,可加強藥效,促進消化,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總之,桃仁的加入可以活血化瘀,輔助消食,促進食積的消化吸收,改善便祕等症狀,使生化消食湯的療效更佳。

生化消食湯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助消化,消食積: 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富含澱粉酶,能促進澱粉分解為糖類,有助於消化食積,尤其針對因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不化、腹脹等症狀。
  2. 和中降逆,止嘔吐: 神麴具有和胃降逆的功效,能緩解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對於因食積停滯、脾胃失和引起的嘔吐,神麴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生化消食湯中加入麥芽,主要原因有二:

一、消食化積:麥芽味甘性涼,具有消食健脾的功效。其富含澱粉酶,能促進澱粉分解為糖,有助於消化積滯,緩解食積不消、腹脹、噯氣等症狀。

二、和胃降逆:麥芽還能和胃降逆,緩解因食積引起的胃氣上逆、反酸、噁心等症狀。其清涼降火作用,對於因食滯引起的口苦、口臭等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生化消食湯主用於「產後塊痛未止,停食痞塞」。此證屬產後常見病機,因分娩後氣血驟虛,惡露未盡(「塊痛」即子宮收縮疼痛或瘀血未排),復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導致食積停滯(「停食痞塞」),表現為脘腹脹滿、噯腐吞酸等。中醫認為,產後宜「化瘀生新」,此方結合「活血化瘀」與「消食導滯」兩法,標本兼治。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核心配伍:活血化瘀以治本

  • 當歸(酒洗):補血活血,酒製增強溫通之力,助產後血虛兼瘀之體復原。
  • 川芎:行氣活血,與當歸協同促進惡露排出,緩解「塊痛」。
  • 桃仁(去皮尖):破血祛瘀,兼潤腸通便,防產後瘀熱便秘。
  • 乾薑(炙黑):黑薑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針對產後胞宮虛寒、瘀滯作痛。
  • 炙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顧護脾胃。
    此部分繼承自《傅青主女科》「生化湯」框架,專攻產後瘀血內阻,為「消食」奠定基礎。

2. 輔助配伍:消食導滯以治標

  • 神曲(炒)、麥芽(炒):炒製後健脾消食,專解米麵穀食之積。
  • 加減法靈活化裁
    • 肉食積滯:加山楂(消肉積)、砂仁(行氣醒脾)。
    • 寒滯胃脘:加吳茱萸、肉桂(溫中散寒,助陽化積)。
    • 氣虛明顯:加人參(大補元氣,助運化),符合產後多虛特點。

3. 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生化湯」為底,活血化瘀以暢通胞宮;輔以消食藥,解決脾胃滯礙。產後氣血不足,過用消導恐傷正,故配伍活血藥促進代謝,溫藥助陽運化,標本兼顧。同時,加減法緊扣「辨證論治」,針對不同食積與體質調整,體現中醫「同病異治」思維。


總結

生化消食湯是產後瘀滯與食積並存的典型方劑,其組成邏輯在於:

  • 先化瘀:解除產後瘀血阻絡,恢復氣血運行。
  • 後消食:在瘀去新生基礎上,輕消導滯,避免進一步耗傷正氣。
    全方體現「攻補兼施」「溫通並行」的產後用藥特點,契合「勿拘於產後,亦勿忘於產後」之古訓。

傳統服藥法


川芎2錢, 當歸5錢(酒洗), 乾薑(炙黑)4分, 炙草4分 桃仁10粒(去皮尖), 神曲(炒)6分, 麥芽(炒)6分。
水煎服。傷肉食,加山查5分、砂仁5分;傷寒食物,加吳茱萸1錢、肉桂5分;虛,加人參1錢或2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相同名稱方劑


生化消食湯, 出處:《胎産心法》卷下。 組成:川芎2錢,當歸5錢(酒洗),乾薑(炙黑)4分,炙草4分,桃仁10粒(去皮尖),神曲(炒)6分,麥芽(炒)6分。 主治:産後塊痛未止,停食痞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